正文

马哈巴利普兰预言(5)

神的密码 作者:那多


“我看过了,的确是这个意思。”

卫后也懂巴利文?不过我对他博学的惊讶立刻被那两千多年前谶言带来的震撼压了下去。

“要我们认清这个世界?通过海啸吗?这简直令人难以相信。”我自言自语,对面的卫后却一言不发。

“你怎么看?”我问他。

卫后耸了耸肩:“对于想不通的事情,我的态度就是不去想。”

我愣住,说:“像你这么没好奇心的人,还真是少见啊。”

卫后淡淡地说:“好奇心会害死一只猫,像我这样危险的职业,好奇心更是要不得的东西。”说到这里,卫后又笑了:“其实我也不是没有好奇心,这件事的确诡异,可一点头绪都没有,再怎么想都没用。”

卫后虽然这么说,我却没办法让自己的脑袋停止运转,想不通就不想,哪有这么轻巧的事,这次海啸可是死了三十万人啊。再说卫后想不通的事,我未必就想不通,说起来有些自大,但我所经历的那些事件,不论在开始有多么离奇,最后无一不被我找出了答案,当然,有些时候是答案找上了我。

我决定在马哈巴利普兰的这段时间,好好的调查这个遗迹,现在知道的信息还太少,从明天开始,希望能多找出些可供推断的线索。从刚才我就在想,这实在像圣经中那场大洪水。这位古印度的神留下的话,初看似乎预言了一场两千年后的海啸,可反过来,如果他并不是在预言呢?耶和华为了洗尽人间的罪恶而降下洪水,而他通过海啸来让人们看清这世界?

或许是为了弥补刚才的失礼,卫后向我发出邀请,如果在我逗留的这段时间里,他能找到那件神物的所在,就一起去探险,基本上那会在海底。我当然欣然答应,我想那个神及他的神庙和他创造的神物,会是我破解谜题的关键。

虽然我还有一些关于那位古印度大人物留下的记载的问题想要问,不过觉察到卫后似乎还有他想要做的事。互留了联系方式,我很识趣地告辞先回酒店,卫后只是邀请我最后同行,在那之前他显然想单独行动。

马哈巴利普兰在海啸中的罹难人数至少有99人,如果是一般时候,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和海啸遇难总人数比,却算不了什么。整整一个上午,尼古拉不停地向我们介绍着灾后重建的情况,哪里重栽了多少树,哪里的酒店经过修整,海岸庙宇旁的旅游商店又是怎样的焕然一新……碧海兰天,沙滩和鹅卵石,我所看到的是我一直梦寐以求的那种旅游胜地,海啸的痕迹似乎真的被抹干净了。尼古拉甚至告诉我们,因为长年旅游而积累下来的垃圾都被海水带走,现在的沙滩已经恢复到最原始,最干净的状态。

露天的浅浮雕群、有条理分布的寺庙群、人工建造的洞穴群,尽管以最走马观花的速度,我和王嫱的相机还是拍个不停。古老印度文明和孟加拉湾的美景交织在一起,这是我见过最好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结合。我相信就算没有那个谜雾重重的新遗迹,在这里的每一天也会过得非常充实。

下午,我要求尼古拉带我们去那个新遗迹,王嫱也很有兴趣。这个遗迹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新的旅游点,所以尽管有那些让人困惑的文字,但尼古拉也完全没有立场拒绝我们的要求。相信不久之后,那些刻在岩石上的巴利文会成为导游们大加发挥的解说项目。

车子最多只开了二十分钟就到达目的地。那片海水退出来的沙滩依然处于开放的状态,我只看见一两个貌似考古人员的印度人在勘察和记录着,其它都是些普通的当地居民。

视线内的岩石雕像和浅浮雕有十几处,比当时在网上看到的新闻照片要多的多,应该是最近几天海水向后退去露出来的。有一些是传统的印度宗教题材,比如象、狮子、飞马,还有一些则是石结构建筑的残骸。那些雕刻作品,虽然经过了海水长时间的侵蚀,从轮廓里还能看出当时有多么精美。

王嫱略有些失望,和上午看过的那些海岸庙宇相比,这片遗迹要逊色许多。她倒是主动问尼古拉,他说过的那些文字在哪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