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节:楔子 史上的李连英(1)

历史上的李连英 作者:纪连海


楔子

历史上的李连英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讲到的人物是一个太监--李连英。

李连英,什么人呢?说到中国古代宦官专权的情况,我们都知道,主要是侧重于东汉、唐、明三朝,而其他的朝代则好得多--尤其是大清王朝,解决得可以说是最好了。大清王朝基本上就从来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情况--当然,除了这个李连英之外。您想想,这样一个人物,是不是非常特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李连英几乎见证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事情。他经过的、见过的事情太多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李连英不但比其他所有的大臣要多,甚至比皇帝、比慈禧太后--慈禧老佛爷还要多。正常人家的孩子,谁愿意当太监呢?而在大清王朝接近三百年的历史上,有成千上万个太监,都没有留下姓名,都没有成什么气候--好不容易有个安得海,还年纪轻轻的就死掉了,完全没有办法跟我们现在要讲的李连英相比。怎么单单这李连英就成了那么大的气候呢?这难道不值得我们研究、不值得我们思考吗?1从慈禧赐"福"说开去

说到李连英,第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姓名。别小看了,这还真的是一个问题。我们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刊登在2007年1月10日的《北京日报》上面。

故事的开头是由于慈禧太后给著名的京剧武生杨小楼写的一个多了一点的错字--"福"字引起的。

京剧《阳平关》中的黄忠,赵云(谭鑫培、杨小楼饰)慈禧太后给著名的京剧武生杨小楼写字的故事,很多的朋友都是知道的。故事说的是慈禧太后特别喜欢听京剧,也就常赏赐那些唱念坐打俱佳的艺人一点东西。有一次,慈禧太后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都赐给你,带回去吧!"

走南闯北、善于察言观色的杨小楼看到今天慈禧太后老佛爷的心情还不错,于是心里面想,早就听说太后老佛爷写的"福"字不错,何不趁机讨要一幅字呢?杨小楼心里面是这么想的,于是乎他一边叩头谢恩,一边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贵重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右一为李连英

"要什么?"看来,今天慈禧太后老佛爷的心情还真是不错,居然没有发怒。

这个时候的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福'字给奴才。"慈禧太后老佛爷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看太后老佛爷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想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岂非是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太后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走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连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连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上面这个故事本来的意思呢,是要夸奖李连英机灵、嘴巧,常常为慈禧太后打圆场,可也分析了李连英为什么会讨得慈禧太后老佛爷的欢心。

2李连英的姓名问题

但是,问题就出现了,这个故事的作者,一位笔名叫做愕然的老先生,在2001年夏的一天,为了写这篇名为《慈禧赐"福"》的文章,遇到一个难题:清代大内总管是"李莲英"还是"李连英"?为一个草字头,他急忙翻查1989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缩印本《辞海》第1429页上的"李莲英"词条。

这个词条显示了下面内容:

李莲英(1848-1911年)清末宦官。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绰号皮硝李。初为私贩,被捕入狱。释后改业补鞋。咸丰时自阉入宫。性机警,善伺人意。以善梳新髻得慈禧太后宠信,由梳头房太监擢升总管太监。后又赐二品顶戴。在宫五十余年,怙势弄权,卖官鬻爵,广植私党,干预朝政,内自军机,外至督抚,多与之结纳……

于是乎,这位老先生,就轻易地相信了《辞海》,将"李连英"写作"李莲英":

"太后书毕,正踌躇满志,站立一旁的阿哥小声说:'福字不是衣旁呀!'太后闻言一看,果然多了一点。这时,李莲英表现出了独到的阿谀逢迎的功夫:'老佛爷的福气,当然要比世人多一点嘛。'"

结果,他的文章在某刊发表了,"李莲英"三字赫然见诸文章中。随后,他又看了一些清宫影视剧,演职员表中也都是赫然书为"李莲英"。于是乎,他深信晚清大内总管是"李莲英"而非"李连英"。

几年后,这位老先生,又读了2006年12月《北京晚报》上的一篇文章《书到用时》,文章是《北京晚报》副刊主编霍达先生写的,文章说到了下面的一段话:

"再比如,写《补天裂》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晚清大内总管是'李莲英'还是'李连英'?为了一个草字头,又翻遍故纸堆,一直查到李连英的墓碑碑文,终于确信没有这个草字头。"

这位老先生,看到了这里,才感觉到,困惑了他数年的晚清大内总管"李连英"的名字问题才得以解开。

我看了这篇文章之后,也是深受感动,我也是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才知道"李连英"的"连"究竟怎么写。看来,霍达先生不但是《慈禧赐"福"》的作者的一字之师,也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的一字之师!每个人都应该有霍先生的治学精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