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服别人的技法(4)

一生十度 作者:夏炜


小记者:“那么请您谈谈隶书的特点,好吗?”

这正是唐老师感兴趣和愿意谈的话题。与小记者的感情逐渐在交流中变得融洽起来。

这时,小记者不失时机地说:“唐老师,您对隶书很有研究,我们以后还要请您多加指导。不过,我们现在十分想听听您是怎样写成《中国诗歌发展史》一书的。”此刻,唐老师深感盛情难却,也就只好加以介绍了。

由此可见,当某个话题引不起对方的兴趣时,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挑选新的、合适的话题,以激起对方的兴趣。如同运动员谈心理与竞技的关系,同外交人员谈公共关系学,肯定会一拍即合,谈兴大发。

换题以后,劝说者还要注意在适当时机及时将话题引入正题。因为换题只是为了给谈正题打下感情基础,而非交谈的真正目的,所以,当所换之题谈兴正浓,双方感情沟通到一定程度时,劝说者就要适可而止,将话锋转入正题。

有理反面说

说服技巧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声东击西。对于固执己见或执迷不悟者,最好的说服办法是有理反面说,明说是“东”,其暗示的却是“西”,让人从中领悟到你的用意,从而接受你的意见。

例如,齐景公很喜欢打猎,让人养了很多老鹰和猎犬。有一次,负责养老鹰的烛邹不小心让一只老鹰逃跑了。齐景公大怒,要把烛邹杀掉。晏子(晏婴)听说后连忙说:“烛邹有三条大罪,不能轻饶了他。让我先数说他的罪状再杀吧!”景公点头称是。

晏子就当着齐景公的面,指着烛邹,扳着手指数说道:“烛邹,你替大王养鸟,却让鸟逃了,这是第一条大罪;你使大王为了一只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大罪;杀了你,让天下诸侯都知道我们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大罪。三条大罪,不杀不行!大王,我说完了,请杀死他吧!”齐景公听着听着,听出了话中的味儿。停了半晌,才慢吞吞地说:“不要杀了,我已听懂你的话了。”

晏子列举的三大罪状,实际上是说给齐景公听的,说烛邹犯了三大罪,暗示如果因此而杀死烛邹会给齐国带来不好的影响,人人都能听明白,齐景公自然也不例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