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节:可持续增长的挑战(2)

下一代企业 作者:何帆


以2000年的价格计。数据来源于世界发展报告(2005)

农业生产率过低的部分原因在于农村人口太多、土地与劳动力的比率太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对减轻这些压力会有较大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解决农业的问题必须在农业之外找答案,解决农村的问题必须在农村之外找答案。

应该通过发展土地租赁市场完善土地市场,特别是应建立有关的政策进一步放开土地市场。比如可以延长租赁期,确保农民的土地不被随意征用,给予迁出者更多的租让土地的权力等。这些将在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同时,使得土地资产得到更好的利用,用到最有生产效率的领域。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以改善。应为贫困地区设计特殊政策,包括农业研究和推广、灌溉、农村基础设施、通过改善交通和信息条件便利农民进入农业投入品和产出品市场。

农村金融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建国初期曾经建立起农村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体系,但后来人民公社取代了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逐渐转变为政策性的垄断机构,信用合作社也就逐渐消失。商业银行改革之后,银行逐渐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聚集,金融不仅没有对农村提供支持,反而将农村的资金吸走,转移到发达地区。应该建立因地制宜的农村金融机构,逐渐引入竞争,包括私人贷款者。然而,各国的经验表明,仅仅依靠市场力量不足以解决贫困人口获取金融服务难的问题。非政府组织的监督有时能发挥很大作用。同时,还要考虑鼓励农民建立专业组织互助。为农民提供综合的农作物保险,可以通过在村庄和村庄之间分散风险,降低投保农民遭遇自然灾害后的损失。

突破金融瓶颈

中国是世界上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其效率却不佳。因此,中国的问题不是如何去增加投资率,而是如何去提高投资效率。

事实上,在1999~2003年期间,人口在100万以上,并超过了中国的投资率的国家只有乍得,因为这个非常贫穷的国家正在实施一个大型采矿项目。

金融市场是影响投资效率的核心,因为它决定着储蓄被如何配置和监管。资本市场是由一系列因不同国家而异的无形资产构成的,包括各种私有金融机构(银行、互助基金、投资银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法律及实施机构、公司治理机制问责制及其相应的个人或公共监管机构(如股票交易所)、审计服务、信息披露标准以及组织和发布相关信息的机构、法律咨询服务、会计制度、合同规范、法庭和仲裁机制等。所有这些制度和机构的建立都有赖于熟悉该国的交易实践,同时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中国正在逐渐建立成熟健全的金融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金将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储蓄可以在各个部门间转移从而得到经风险调整后的最高收益。但是,现在的情况是,许多投资并没有通过市场,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过去在经济中的重要性造成的。

投资的低效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咎于国有企业。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产生的利润被重新投资到了同一家企业,或是流到了同行业中的控股公司,而没有被配置到更高收益的活动中。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Kuijs,2005),国有企业投资的50%没有通过市场,而是直接投回了企业内部。此外,尽管规定越来越严格,但是国有企业依然拥有向银行贷款的优先权,而这更加剧了投资的低效率。

当前中国经济体系的一个关键特征就是过度依赖于银行业,这表现为(广义)货币的累积现在已经高达GDP的180%。这是由于中国过度依赖银行业媒介将家庭的高储蓄转化成企业的资金来源。开发除银行业之外的其他替代性中介渠道,对于解决以上问题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改变现有体系的运行方式也同等重要,信贷管理体系仍然是中国银行融资的中心。目前信贷管理体系在更加间接的信贷控制方法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这些方法相对较少地依赖于利率——而当前的利率水平依然很低。银行的行为——例如它们对于利率自由化的反应——相对而言是难以预测的。由于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入的原因,积极使用利率来遏制过度投资的做法基本上行不通。即使信贷管理体系在最近的将来依然重要,但是对这一体系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利率能够在二元系统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