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八、何弦:与我应“和”、动我心“弦”的“邻家女孩”(2)

我同时考上了清华和伯克利 作者:金一娜


因为导师也没有做过类似研究,所以,很多资料都得何弦自己去搜集。导师给了她一些关于相关性分析、数据离散性分析、回归方程等知识的书籍。何弦在家里学习后,开始测量数据。这是一项很费时费力的工作。她需要测得三所小学、三所初中里学生的身高、体重、肩高、坐高、肩宽和臀宽等数据,身高、体重都可以从学校的医务室要到,但是肩高、坐高、肩宽、臀宽是无法要到的,都需要她亲自去测量。但是,把六所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测一遍,时间显然不够,所以只能依靠样本估计整体,也就是,挑选出两个班左右的有代表性的学生来测量,再估算出总体数据。

何弦通过父母、亲戚、朋友、同学、导师等种种关系,找到了三所中学。因为肩高、身高、体重等数据属于个人隐私,她必须先跟校领导解释清楚:我们不会泄露学校名称及接受测量的学生名字,这些数据仅供此项研究使用,做完研究,我们会销毁数据 何弦觉得,做这件事特别锻炼她与人交流的能力。

测量的时候,她和那几个班的班主任约好时间,每天中午从12点半开始,每班需要出两把椅子,摆在她事先选好的一个大厅里面,然后让学生们分成男、女两队,接受测量。为此,在那两个星期里,何弦都没有吃过中午饭。她自带了硬纸板、笔、纸、卷尺,还有事先设计好并打印出来的统计表,以及送给接受测量学生的小礼物。基本上,一个中午能测完一个班。她们第一个星期测初中生,第二个星期测小学生。由于小学生比较顽皮,不太配合,所以费了不少事。但是,何弦觉得,做这些工作,也锻炼了她跟学校领导、老师和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的交流能力,还能锻炼领导和组织能力。她挺有成就感,因为从来没想到通过自己一个人能联系到这么多所小学、初中,从校领导到学生,有那么多人配合她完成一件事。

测量完毕数据,何弦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她要把所有数据从纸上录入电脑的Excel表格里。录入完成后,做相关性分析、离散性分析、回归方程。她平常在家都不怎么用电脑,但是在中秋节的三天假期里,第一天她用于做作业,第二天就去导师的办公室,从早上八点半一直干到晚上六点,利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分析。那整整一天,她趴在电脑前对着令人眼花头晕的数据,搞得身上各种疼 眼睛疼,脑袋也疼。次日,她又干了一天,把数据大概分析完了。接下来几个星期,她自己用电脑做了一个模型,得出结论。因为她的导师是博士生,所以要求她把这些研究成果写成正规的论文。尽管艰难,但是她完成了。

要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夹杂在高中各种期中、期末考试,艺术节、科技节活动,令人头疼的体育课长跑等等麻烦事中间同步进行的。对于我,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壮举 每星期抽出这么多个小时做研究性学习,需要多大的决心?

后来,这项“研学”课题也被推荐参加科技大赛。本来,耗费这样多心血和努力,一等奖应该是没问题的吧?可是,何弦最后只获得了西城区二等奖,无法晋级北京市比赛。如果有人问:“你的课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早知道的话,何必在这件事上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呢?”何弦说:“我觉得值。”

(三)

“何弦,大学要读什么专业?”

“土木工程。”

“你不是一直很喜欢交通之类的事情么?”

“我做过那个红绿灯的 研学 ,我觉得还是土木工程比较适合我。”

“厉害!大多数高三学生在报志愿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不过我真的喜欢土木工程。”

如果用宝石来比喻的话,何弦从来不是闪闪发亮的钻石,而更像外柔内刚的玉。如果画个图,她的世界应该是用各种彩色的积木堆起来的,永远保持着我童年时候的样子。有时候我想,其实我小时候,也许和现在的何弦想法是一样的,所以过去的我和现在的她一定非常合得来。但是初中、高中来了又走了,我再也不敢断定世界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事情只有好、坏两种结果。我学会在做事前仔细盘算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比例,判断每一件事情是否有目的。在社会角色扮演中,我几乎不加抵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