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战国2010 香港影坛群英传(6)

香港电影演义 作者:魏君子


2005年,有线投资的电影公司--“骄阳”正式成立,几年下来,已投拍了《犀照》、《情意拳拳》、《墨攻》、《双子神偷》、《跟踪》、《蝴蝶飞》、《三国之见龙卸甲》、《车票》、《夺标》等作。尽管这些电影成本有大有小,口碑有好有坏,票房有高有低,但徐小明借助电视平台打造这种华语地区少见的电影公司模式,还是值得嘉许的。

六、包拍制片举步维艰 UFO新人新招

纵然香港电影从业人员数量锐减,又普遍呈高龄化,有青黄不接之忧,但仍然人才济济,由知名影人开办的电影制片公司依然高举招牌,继续包拍制片。只是,在港片市道不景气的今天,若非大公司投大片,就是小公司拍小片,两极分化的结果是,令很多经营包拍制片业务的电影公司举步维艰。即便徐克之电影工作室(近作《深海寻人》、《女人不坏》,后者由内地公司吉安永嘉投资),刘伟强之基本映画(近作《人在江湖》、《危险人物》由星空传媒投资),尔冬升之无休映画(近作《新宿事件》由成龙英皇投资,《窃听风云》由内地博纳国际投资),王晶之影王朝、陈嘉上之仝人、彭浩翔之不是兄弟……这些名家为电影项目找投资固然各施各法,却也不复当年那么轻而易举。

相比之下,倒是曾志伟和陈可辛这对“UFO”出来的“兄弟”,在找投资包拍制片方面颇有建树。

陈可辛曾于2000年创立ApllausePicture(曾志伟也有参与),筹集多国资金,致力走亚洲电影路线,邀请韩国、泰国、日本导演拍戏。《见鬼》、《晚娘》、《三更》、《春逝》等作尽管成绩突出,但陈可辛仍觉费力不讨好。2007年,陈可辛与好莱坞制片人安德鲁·摩根合组“摩根·陈”,融资拍摄《投名状》获得巨大反响。目前陈可辛与黄建新、于冬成立“人人电影”,做回监制本行,创业作为《十月围城》,寻求新导演新项目,进军内地市场。

当年曾志伟成立“UFO”就成全了张之亮、陈可辛、李志毅、陈德森一批新锐导演。近年曾志伟继续扶植新人,成绩有目共睹。投拍《大丈夫》及《江湖》,先后令彭浩翔和黄精甫获得香港金像奖的新晋导演奖。新成立的黑白映画则投资新导演郭子健的《野·良犬》和黄修平的《魔术男》,并包拍了王晶的《七擒七纵七色狼》。此外,曾志伟还利用各种关系帮新浪潮老将谭家明找来投资,拍了拿奖拿到手软的《父子》。近年,曾志伟的“UFO”又出品了程小东执导的《江山美人》;同时投资、监制了台湾新导演林书宇的《九降风》,还有亲自导演的《七十二家租客》--无论这些电影项目以什么公司或形式呈现,但幕后都少不了曾志伟的勤力身影,说他是华语电影界最活跃分子绝不为过,否则第3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增设“焦点影人”环节,岂能首位即锁定曾志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