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人不能玩的运动:板球趣谈(1)

奋斗在英超 作者:鹿小疯


来英国之后学会了欣赏两项在国内不常看到的运动。一个是“英式橄榄球”(Rugby),另一个就是“板球”(Cricket)。学会看板球还多亏我在纽卡俱乐部的同事Daniel,要不是他的指点,恐怕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种类似棒球的运动之中的奥妙所在呢。

一次在更衣室,发现Daniel拿着一个大包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类似牌子的长木板。我好奇地问他是什么?

“板球,你不知道吗?”Daniel惊讶地望着我。

“呵呵,从来没见过,起码在中国没有。”我耸了耸肩。

“板球可是我们的国球,就像你们的乒乓球一样。难道你没发现,在各大报纸的体育版里,除了足球之外,关于板球运动的报道是占篇幅最多的?”

我又摇了摇头。

“看来我真要给你补补课了。”Daniel说。

凡是看过板球比赛的人对板球的印象大都只是停留在类似棒球一样的运动。事实上,美国人发明的棒球起源于英国的板球,可以说,板球是棒球的“老祖宗”。

板球之所以被称为“绅士运动”,主要是因为其种类繁多的球场礼仪。这些礼仪无论是板球运动员还是前来观看比赛的球迷都必须严格遵守,而且已经延续了好几百年。球迷进场观看比赛,一进球场大门一定要脱帽,以示对球员、裁判和其它观众的敬意。比赛过程即使再怎么紧张、激烈,观众也只能温文儒雅地鼓掌,轻言细语地评论,连加油喝彩声也要求整齐一致。这点与那些在足球场上臭名昭著的英国足球流氓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球员的着装与言行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上场球员必须穿戴整齐,衣着统一。板球员正式服装一直是白鞋、长裤、白衬衣外加薄毛衣,几百年来几乎毫无变化。在比赛进行的过程中,虽然也难免会产生一些小冲突,但往往都会在其中一方的幽默玩笑中化解,使比赛恢复平和宁静,所有这些无不展示着板球运动特有的绅士特色。

板球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13、14世纪的英格兰中部,当地人将“俱乐部球”(Club Ball)及“板凳球”(Stool Ball)两种性质相似的运动合而为一,并且选用木板来击球,最后终于演变成为今日我们所见到的板球,并随着英国领土扩张而散布至世界各地,所以板球运动在英国及曾经是其殖民地的国家或地区比较常见,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南非等。

板球的打法并不复杂,球员用一块木制球拍击打网球大小的红皮小球,两队轮流上场进攻,最后得分高者即为赢家。简而言之,板球比赛是由两队进行对抗,其中一队轮流派出两位队员持球板保护两个球门(三柱门),并且对抗另一队全体球员投击球门的球赛运动。当投球队所有队员投球完毕,两队便交换攻守位置。板球是一种要求技术熟练、精力集中的战术性体育项目,每队设一名队长负责该队策略,通常是最具经验的球员担任。若球员受伤可换上替补队员,退场球员不得再上场,这点与足球颇为相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足球迷们所熟知的术语“帽子戏法”(Hat Trick)也是从板球运动中诞生的。

Daniel还告诉我,在足球比赛中,“帽子戏法”专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个球。其实,“帽子戏法”一词源于刘易斯 卡洛尔的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书中说到一位制帽匠能够出神入化地用帽子变戏法。后来,英国板球协会借用其意,给连续三次击中门柱或横木、使对方三人出局的每个投手奖帽子一顶,以显示其精湛的投球技巧,这便是板球的“帽子戏法”。从此,“帽子戏法”就被广泛应用到其它一些比较类似的球类比赛当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