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短板”往往决定最终的结果 木桶效应(1)

每天学点经济学Ⅱ 作者:赵文锴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换句话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所以,“木桶效应”也被称为短板效应。“木桶效应”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有一块不够高,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这个现象来说明在经济活动中,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影响整体的绩效,甚至会导致全面溃败。所以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实现配置的最优化,往往要在薄弱环节上下工夫。

在我们工作和创业过程中,木桶效应的作用十分明显。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成功的要素,包括其天赋、兴趣、专长、性格、意志、机遇等,这诸多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做是木桶周围参差不齐的木板,其中每一块木板都对整个木桶盛水有影响。

当易建联刚刚登陆NBA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瘦瘦高高的大男孩以后会取代姚明成为中国篮球的第一号人物 凭借的是自身实力而不是时间。因为他的篮球天赋和运动能力看起来比姚明好上很多。但是,两个赛季过去后,人们并不觉得他是一个正在成长着的明日之星,反而更像一个才思枯竭的江郎 甚至比赛时教练都不再安排他上场,连续几场比赛吃到DNP(Did Not Play禁止比赛)。而同时期的姚明,却已经成为了休斯敦火箭队的核心。事实上,决定易建联目前所处高度的,并非他的篮球天赋和运动能力,而是他的短板 力量。姚明同样也面临过这个短板的困境,唯一不同的是,姚明知道去补足这个短板,通过日复一日的力量训练,成为篮下真正的“小巨人”。反观易建联,美国媒体给出的评价却是:易在健身房花的时间太少了。

然而,值得人欣喜的是,在2009年夏天,易建联针对自己力量不足的“短板”,专门进行了力量训练,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2009 2010赛季的NBA常规赛的前几场比赛中,他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相比过去身体瘦弱的“短板”缺陷,现在的易建联已经越来越显露出成为巨星的潜质。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就像木桶盛水的多少一样,往往不是取决于他的长处有“多长”,而是取决于他的短处有“多短”。他的长处只是表明他具有这方面的长处,仅此而已,并不能代表他在这方面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而他的短处则往往决定他在这方面的成就的大小。

木桶效应鲜明地指出了“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的这一道理。它要求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必须对自己的短板有着足够的忧患意识。如果你是管理者,那么你就要注意,个人有哪些方面是“最短的一块”,你应该考虑尽快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给你的损失可能是毁灭性的 短板决定最终的结果。

更进一步,我们就可以发现,相对于短板而言,其他高出的木板是没有意义的,甚至高出越多,材料的浪费就会越大。而且人们都明白,这个短板是不可能扔掉的,否则木桶连一点水都装不了。因此,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高度,这是唯一的途径。这个经验来自生活,它虽然朴素,却是经济学原理的结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