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去哪谈恋爱

我的故乡在1980 作者:老猫


没有汽车,没有住房,没有旅店开房间,没有可去的地方。80年代的人谈恋爱都去哪里?

那时候我家住在日坛公园的西门外,由于不收门票,上学下学都可以穿行其中,吃完晚饭还总去那里遛弯。里面有唱戏的,耍把式的。我见过有位老爷子当众把一个大钢球往嘴里塞,结果有看客嘟囔一句:“这玩意儿吃下去,估计一辈子都不饿了。”众人笑场,老爷子差点就被噎着。

日坛公园里古木参天,灌木丛生,有山有水,但是千万玩不得藏猫猫。因为随便钻到哪个草棵子里,都有可能看到一男一女,或坐或卧,在那里窸窸窣窣。那个时候人们脑子还比较传统,觉得这么搞是丢人的事。所以冒失闯入的孩子闹成大红脸,野鸳鸯们也张皇失措。但是没办法,不在草里呆着去哪呢?于是,明知道很可能会被人发现,但还得迎难而上。好在天色已黄昏,彼此都看不真切。

除了日坛公园,野鸳鸯们的天堂还有公主坟的环岛,就在现在的新兴桥下,那时是好大一片免费绿地。据说为了制止不文明行为,有一些带红箍的治安员就专门找夜黑风高的时候钻草棵子,抓着就罚款。后来愈演愈烈,有些小流氓也冒充联防员,整个红箍,抓着人不仅讹钱,还调戏妇女。于是,有好多女孩子为了和男友安全亲热,甚至叫上自己的哥哥或同事在周围放哨。恋爱真难啊。现在的80后90后,一定要多想想自己父母当年的艰辛,不这么苦,哪能有你们呢?

听说上海人也有类似的苦恼。男女们没地方去,就到外滩的长堤旁,摩肩接踵,旁若无人,该搂抱就搂抱,该接吻就接吻,一对对相距不盈尺却互不干扰,蔚为壮观。可惜,北京没有黄浦江这样一条大河,否则也可以搞爱情大博览了。

几十年后,看到香港的一本《壹周刊》,封面文章是《老老少少打野战》,是狗仔队偷拍的香港男女深夜在某广场某喷泉亲昵的图片。立刻想,什么呀,我们这边早玩过了。

中学生们搞早恋,是不敢去那样的地方的,因为出了事会通知学校家长,那就承受不起了。但也有招数。那时候环线地铁刚刚开通(就是现在的二号线),三毛钱一张票,而且还没什么人坐。于是大家放了学,便像地下工作者似的去坐地铁,一圈又一圈。有趣的是,那时候地铁车厢里的座位还是一排一排的双人座。后来有人给报社写信,说排排座浪费空间,就改成现在这样面对面的长椅子了,那就没什么浪漫可言了。再后来,北京人多了,地铁挤了,票价涨了,不仅不适合谈恋爱,连老实站着都困难。

我当年谈恋爱的时候,喜欢轧马路,从人民大学走到动物园,从酒仙桥走到新源里,还从西单走到永安里。天上地下,跟姑娘东拉西扯,关键处却怎么也说不出来。现在的脸皮倒是厚多了,可让我再这么走,我可走不动了。再说街上那么多人,行色匆匆,都赶着去挣钱卖力气的,哪还有这么多闲情逸致。再看看日坛公园,不是会所就是高档餐厅,哪儿哪儿都不能随便去,去了就紧张。

这城市,越来越不可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