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食堂故事

我的故乡在1980 作者:老猫


很多写字楼是不配备食堂的,所以大家只好叫外卖,或者去外面的小饭馆吃饭。但这样有很大的缺点,比如,衣着光鲜的小男女们,很优越地从写字楼出来,立刻就要投入到那些脏乎乎连碗都洗不干净的地方,吃面条炒菜。这总给人一种反差巨大的感觉,有点——金玉其外。

所以,有一个食堂是件很幸运的事,尤其是早中晚三顿都有的食堂。而我们办公区的物业,就办了这么一个食堂。食堂面积很大,实行招标,由外面的餐饮公司卖饭。我粗算了一笔账,就算每天有一千五百人次吃饭吧,一人10元标准,一个月按20天工作日计,一个月的流水也有30万,一年就是360万。这可是个相当大的买卖了。

但他们赚多少钱和我无关,我只关心吃什么。结果,我发现食堂很爱做鱼段,糖醋的油炸的红烧的。味道一般,吃起来挺麻烦,因为有刺。很多人中午吃饭,都是匆匆忙忙的,遇到了鱼,都比较头疼。而且,只有鱼身,没有鱼头,小时候吃食堂的那种整烧的鱼,几乎见不到。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一天朋友请客,是吃鱼头火锅。我们吃得特别多,饭馆里都没什么人了,看朋友的样子,还在喝酒,不打算走呢。百无聊赖,我就随口问服务员:“鱼头都几十块钱一斤地卖了,鱼身子怎么办啊?”她笑眯眯地答:“也卖啊,一两块钱一斤,卖给快餐公司,或者工地食堂,浪费不了。”

我心里就是一哆嗦,顿时觉出不平衡来。我对吃鱼没意见,无鱼不成宴嘛。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食堂是半自助的,也就是荤菜(主菜)一人一勺,素菜随便吃,这鱼可是主菜。这么一算下来,我觉得食堂用了诡计在主菜上做手脚,那利润可就大了去了。

负责盛主菜的是个小姑娘,二十岁上下。年纪虽然小,手却抖得厉害。一勺子肉,她那叫一个抖,抖得那叫人一个心疼。很多人打菜的时候,眼睛都直勾勾盯在肉上,越盯越抖,放到自己盘子里就没多少了。有一次吃土豆炖肉,我数了一下,一共三块肉,剩下的是土豆。为什么要抖大家心知肚明,但后来我也发现了一个让她不抖的办法,那就是不盯着肉,而是含情脉脉地盯着她的眼睛,越温柔越好。这样她心一虚,觉得你是好人,肉自然会不自觉地多盛些。当然做到这点是有难度的,在食堂里,要控制自己的目光不放在肉上,需要很强的毅力。

食堂里也供应饺子,盛饺子的是一个小伙子,也抖。最少的一次,一盘饺子只盛了13个。这时候盯眼睛就没用了,办法是举着盘子不走。你不走,他就不好意思,只好再添几个。脸皮够厚的话还得再加上一句:“再来点吧。”——这句话说出来,是要有勇气的,也要有控制力,后面紧跟的“行行好吧”必须咽下去,否则就现大眼了。

吃饺子的另外一个绝招是晚去。这时候食堂人少了,先前节约出来的饺子可能会有富裕,运气好的话,那小伙子豪爽劲一上来会说:“不够再来拿。”

有一次我被事情拖住,去食堂晚了,餐饮公司的服务员们也开了饭。他们在吃开饭后剩下的那些菜,怪不得抖呢。可我去拿汤的时候发现,主菜根本就没有了,他们吃的只有素的,里面偶尔有肉,不可能有鱼。这些年轻人坐在我对面,吃的时候餐具碰得丁当响,饿坏了。我面对他们,突然辛酸起来。

吃饭填饱自己,再去干活,整日奔波,食不甘味,睡眠不足,这是为谁啊?钱让谁挣去了?

算了,看在还有鱼有肉吃的份上,我就不抱怨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