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什么是创意,谁需要它(2)

创意心理学 作者:(美)斯腾伯格


以艺术为例。在画得好与画得很有独创性之间存在着差别。个体必须去博物馆仔细地临摹伟大的作品,一点一滴地体会临摹与创作之间的区别。

几年前,作者去一个小学演讲,经过一间一年级教室时,发现教室外的公告板上贴着20来幅图画,主题为 我的家 。许多画所表现的都是孩子们住在样子差不多的房子里。显然,不管这位教师试图培养孩子的何种绘画技巧,他一定没有尽最大力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毫无疑问,他要求孩子描绘他们所居住的房子,而不是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而正因为如此,这位老师恰恰剥夺了孩子可能的艺术创造才能。我们这么说并不是反对统一的主题,也不是说统一命题抑制了潜在的创造力。我们想说明的是,在某些时候,给孩子自己作决定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对一些读者而言,科学、写作和艺术显得过于专业化,甚至距离遥远。我们的孩子有几个最终会投身于如此尖端的领域呢?然而,当我们转向更大众化的领域,如商业领域时,我们看到对于创造力的需求同样存在。

《商业周刊》每年都会对商学院做年度调查,还有一些商务期刊也会做类似的调查。每一年的调查结果是相同的,商学院学生抱怨最多的问题总是商学院没能培养学生处理真实商业问题的能力。学院可以教给学生处理很多现成问题的复杂定量研究技巧或者个案研究方法。而一旦遇到真正的商务难题 如何在一个处于快速变革中的市场保持竞争力,如何与域外企业进行竞争,如何为自己的产品争取货架,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或服务创新时,商学院的毕业生往往缺乏优势。换句话说,商学院学生没能学到的恰恰是如何在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创造的活力。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老师是怎样使用创造性策略的。以下是墨西哥的一位幼儿园老师想办法找出偷书人的故事。班里的书丢了,却没有一个人承认,于是,老师给每个人发了一根同样大小的细木棒,并且告诉孩子如果有谁偷了书,他的木棒在第二天就会变得更长,因此老师第二天看到木棒后就会知道到底是谁撒了谎。

当然,说谎的孩子怕得要死,因为他的木棒会变长,老师一看就知道是他偷了书。那么这个孩子会怎么做呢?他把木棒掰断了一截,这样一来,即使它变长了,也会和以前的长短一样。老师也不会知道是谁干的。毫无疑问,偷书孩子的行为恰在老师的意料之中。第二天,老师找到了偷书的孩子 木棒短了一截的人。谁说现在没有充满创造力的老师?

创造力的重要性没有受到重视

我们认为,创造力的重要性既没有得到社会也没有得到社会中的特定领域如学校的足够重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光说不练管理者谈论着对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需求。然而,说比做容易。令许多咨询业人士印象深刻的并非转变的迅速,而是变化之缓慢。组织文化与组织的行为方式超越了组织的拥有者,显示出更持久的生命力,就像哪怕一个王国的一代人全部死去,文化依然会传承下去。与其他任何领域一样,商界的创造力仍是 芳踪难觅 ,也许原因就在于管理者越是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就越是恐惧它。

害怕变革尽管许多人声称自己很重视新想法,但有确凿证据表明他们其实并不喜欢他们假定重视的东西。心理学中最明确的一个研究成果叫做 单纯曝光效应 。人们往往最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他们听饶舌音乐听得越多,或研究立体主义艺术越深入,就会感到越舒服,也越喜欢。这个研究表明,虽然人们可能会因为创造力所带来的进步而重视它,但他们也可能会感到不舒服,并由此在一开始就可能消极地对待创造力的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