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间感的演化(2)

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作者:(美)简·博克


他们拒绝长大的庇护。他们固执地坚守少年期对时间无限和可能性无限的感觉,迟迟不走入可以让他们长大成人的人生道路 完成学业,找一份工作,站稳自己的脚跟,建立起一个独立的人生。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想要否认时间的流逝,并企图挣扎着留在永恒的孩提时代。

青年时间

在你二十几岁的中后期,虽然时间继续长长地延伸到未来,感觉上非常充裕,但是它现在已经变得更具有现实感了。他们会认识到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有些机会可能会错过,在这个阶段,为了检验他们跟时间的关系,可以看一看拖延在他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拖延现在不再是朋友之间的一个笑话,也不再是以后你可以弥补的某件事情。它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工作中的最后期限跟你的职业生涯与收入密切相关,如果你建立了一个长期的亲密关系,拖延也会影响到他人。

在你单身的时候,你只要为自己一个人支付拖延的代价。一旦你有了一个伴侣,另一个人就会直接受到你拖延的影响,并容易引发双方的争吵。如果你为人父母,在你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你就从年轻一族被抛到了年老一族。从那个时候开始,“未来”是以下一代的概念来定义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你的拖延可以影响到整个家庭。

中年时间

30岁是一个重大的分水岭。过了30,你不再是一个怀着许多未来梦想的年轻人了;你被期待着在自己的潜能上有所表现!在30以后的中年人生中,当你在事业或感情中表现拖沓的时候,这或许表示你的事业或感情出现了问题。拖延者难以接受人生的限制,当他们发现他们一直以为会在某一天实现的目标在人到中年时依然没有实现的时候,他们震惊了。有些拖延者在中年期一直在跟抑郁做着抗争,因为那时一切都尘埃落定了,例如,他们将不会有孩子了,他们的癌症找不到治愈办法了,他们也不可能创办一家身价亿元的公司了,他们也不再有机会赢得普利策图书大奖了。

如果我们没有在更早的时候遭遇到死亡问题的话,有时在中年期,我们会突然面对人必有一死的事实。在理性的层面,我们都知道生命总会有一个终结,但是拖延者却同时生活在生命无限的幻想中 无限的时间,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成就,总有更多的时间去弥补那些被延后的事情。认识到时间的有限性是中年人心理上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我用我的时间做成了一些什么?我还剩下多少时间?我想怎样度过这段时间?回顾以往,接受你所选择的生活;展望今后,看清生命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难怪人们会发生中年危机。

老年时间

当我们越来越老,我们更无法否认时间正在日益耗尽。从成年到老年的过程中,我们被越来越多的丧失与死亡所包围:某些身体功能的丧失;疾病越来越严重;挚爱的人离开了人世;剩下来可以活着的时间越来越短。未来也不再像早年那样充满了希望和前景。钟表时间可能已经不再重要,而主观时间显得更为重要了。

对于一个跟生命的有限性做着抗争的拖延者而言,接受生命无可避免的终结是一项具有重要心理意义的挑战。在这个时刻,他不再否认自己一生拖延所产生的种种后果。你一直没有存起来的钱现在依然账户空空,想重新改造的房子从来也没有被改造过。不再有研究生课程,也不再会有更多的“明天”或“将来某一天”。或许你终于接受了自己所做的和自己永远不再会做的。回顾以往,你有你的焦虑和问题;环境依旧,你在那样的条件下做了自己所能做的。接受过去或许会给你带来内心的平静,而不接受只会带来绝望或自我谴责。你甚至感到一种释然和自由,因为你终于知道你没有必要再去追求那已经无法达成的目标。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