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是谁的版本(3)

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 作者:(美)简·博克


在这些怀疑信息的重重包围下,孩子很可能会真的相信它们,并在言行中表现出来,在面临新的挑战时,或者在碰到任何类似测验的事情的时候,无论是击球练习还是回家作业,他们都会退缩不前。他们本能的反应就是感到惴惴不安,而且认为“这件事我不能做”。即便他们真的做了,也会在碰到第一个小小的困难时马上放弃,从而强化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

拖延者对付家人怀疑的另一种方式是反叛,他们往往会采取这样的态度:“我会让他们知道他们错得多么离谱!”他们给自己施加了很多压力,决心不顾家人的怀疑去取得成功,但是这样的决定将他们直接引向了完美主义的圈套,就像我们之前看到的,完美主义会引发拖延症。

无论是采用退缩的办法还是采用挑衅的办法,如果你已经将怀疑内化到了心中,那么当你在面对挑战的时候,你多半会丧失勇气。拖延对你来说就成了一个安全的港湾,因为它可以保护你,让你不必去测试那个你所唯恐的真相:你没有能力做它。

来自不断表达怀疑态度家庭的拖延者往往会认为:无论大小,任何失败都意味着所有的怀疑都是真实的。他们忽略了一点:一次两次失败,哪怕是一百次失败,都不会让人永久性地变成一个坏的、不值得爱的或者无能的人。

控制倾向

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越俎代庖,这就是家庭中的控制倾向。父母可以为孩子决定所有事情 做什么,穿什么,怎么做,跟谁交朋友等,他们要孩子不容置疑地去执行自己的所谓建议。做父母的往往没有意识到他们在控制孩子,相反,他们感到自己是在保护孩子,或者是在运用自己的人生智慧防止孩子出错。有些父母觉得他们有权利去控制孩子。他们制定规则,监控整个过程,明确哪些是生活中“应该”做的事。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应该吃掉自己碗碟里的所有东西。你应该每周去看望祖父母。每个孩子都应该学钢琴。一个孩子如果不断接收没完没了的建议和指令,他就会感到他没有权利拥有一个独自的自我。有时候这样的控制非常严厉。父母可能会愤怒地爆发开来,而父母的愤怒跟孩子的言行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而跟父母这一天过得如何有关,但是不管怎样,愤怒还是对孩子产生了同样的影响。以言词或者肢体表达出来的愤怒往往会摧毁孩子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心。当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事实上已经成了一个危险的所在,而直接的反抗又太冒险。在被父母监控的环境下,拖延就成了他们的一种反抗方式。

如果规矩多变,或者奖惩不均,孩子就会认为父母可以随意改变规矩。他们被父母的反复无常搞糊涂了,同时又因为害怕而不敢直接违抗,他们只能放慢步子,以蜗牛般的速度来做家务和作业,他们开始不再相信不懈的努力可以得到可靠的回报。

当某个人总是主宰你的生活的时候,你或许会在拖延中找到安慰。通过拖延和拒绝做事情,你可以激怒有控制欲或者要求严格的父母,并削弱他们对你的掌控。虽然从长远来看,拖延并不是对你最有利,但是这种消极的抵抗相比直接公然的反抗而言,是一种更为安全的做法。拖延甚至有助于你保留自己的某些独立感,对你而言,这比成绩或表扬要更重要。有时候,拖延是一种让心灵存活下去的策略。

依附倾向

依附倾向家庭不鼓励家庭成员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而是提倡依附和牵绊。父母不仅是孩子获得支持和鼓励的源泉,而且还成了孩子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似乎他们的孩子必须被帮助,被保护,被关照,这样才能长大成人。获得这么多帮助的孩子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现他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也不能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所以他们不仅逃避生活的挑战,而且对需要他们独立完成的事情都推托了事,比如:考驾照,结束一段感情,尝试参加自己家里人没有兴趣的一些新活动,甚至讲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这样的事情上,他们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有些家庭就像一个多头有机体那样运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