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为什么我们要奉承他人(1)

奉承术 作者:(美)雷吉尔


第3章为什么我们要奉承他人

在这个四分五裂的社会里,人们的热情是唯一真正的力量,权力属于知道怎样进行奉承的政党。

——依波利特·丹纳

为什么奉承?为了抚慰、结盟、鼓励、改善、讨好、激励、安抚、游戏,而且最重要的是为了愉悦。在一个权力就是一切的世界里,奉承是一种专业的工具,应该与信心和其他阴谋计划一起共同使用。“压制奉承的傻瓜永远别奢望一个无赖会奉承他,”罗杰·莱斯特兰奇爵士在1692年这样写道。“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所喜欢的非奉承莫属。”乔治·莱特(George Wright)在1792年补充道。40年之后,巴尔扎克满怀深情地说,“这个两足的生灵总是认为那些奉承他的热情、关心他的仇恨或者服务他的恋情的事情是真实的:逻辑就来自于这里。”

伊拉兹马斯(Erasmus),这位最聪明的人文主义者,为奉承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辩护,折射出了理性的光辉:

有一种奉承是完全有害的,很多背信弃义的人在嘲弄中使用它,以便击垮他们的那些不幸的受害人。但是我所采用的这种形式,源自于一种内心朴实的美好情感,而且远比那些作为其反面的尖酸刻薄——贺拉斯(Horace)称为粗暴且令人不快的蛮横无理——更加接近于能够被看成一种美德。我的这种形式提振了沮丧的精神、安慰了悲伤的心情、唤起了那些冷漠的情感、激发了那些麻木的情绪、让病人开心、限制那些刚愎自用的人、让有情人相聚并终成眷属。它可以吸引儿童去学习字母、让老年人心情愉快,而且以一种不会让人觉得受到了冒犯而进行赞美的方式为君王们提供建议和忠告。总结起来说,它使每一个人对他自己更加喜爱,并且这还是幸福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刻,我不说奉承在您的思维缜密的雄辩中起到了多么重大的作用,也不提它在巫术中所起到的更大作用,而在诗歌中所起到的作用则是最大的,只是简单总结一下说,奉承是一种让所有的人类之间的关系充满甜蜜,变得有滋有味的东西。

为什么要奉承?就是为了甜蜜和有滋有味!一个能够很好地进行奉承的人就更能够进行赞美。

规则33:奉承是赞美的学校。

被介绍给一位大人物是一件痛苦的尴尬事,因为害怕讲出大人物已经听过上千次的陈词滥调的奉承话而使自己变得结结巴巴。寂寞的尼采悲叹现代奉承的贫乏:“今天没有人知道怎样用智慧来表达尊崇和奉承;这导致了可笑的情况,在人们必须表示尊崇(比如对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或者艺术家)的时候,只能借用那些来自最深情感的、表达忠诚和荣誉的庄重的语言——没有尴尬、缺乏智慧和优雅。所以,人们在公共场合以及礼节性的会面中似乎表现得前所未有的笨拙,但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变得更加脆弱和好面子。”一名能力卓著的奉承者毫不畏惧这样奉承。

奉承对于内部事务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斯坦格尔引证说亨利·基辛格“对理查德·尼克松冷酷无情而且虚情假意地溜须拍马”。基辛格解释说:“尼克松的喜好取决于与那些强人的偏执达成默契的准备情况。新闻界的阴谋、权势集团的敌意、乔治敦传统的傲慢浮夸,是尼克松谈话中亘古不变的特点。”当尼克松口无遮拦说了过分话的时候,基辛格会说:“是的,总统先生,您的分析绝对正确,而且当然是非常深刻的。”

成功的外交家是奉承专家。麦考雷(Macaulay)描绘了大使的职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