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垮掉”的一代

80后集体奔三 作者:伏建全


“垮掉的一代”,又称疲惫的一代,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于美国知识阶层的一个颓废流派,曾受到社会的广泛批判。“垮掉的一代” 最早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美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垮掉的一代”的成员们大多是玩世不恭的浪荡公子,他们笃信自由主义理念。他们的文学创作理念往往是自发的,有时甚至非常混乱,因此创作的作品通常不遵守传统创作的常规,结构和形式上也往往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通常广受争议,这群人也因此为当时社会所批判。

随着大批80后逐步走出校园,步入工作岗位,这批满怀抱负、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也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职场中的80后口碑并不太好,大家给80后贴上了“工作浮躁”“不敬业”“频繁跳槽”“贪图享受”等词汇,甚至有人形容他们是中国版“垮掉的一代”。

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独特的价值世界和独特的行为方式。任何一代人的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并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一概否定或者肯定都是不正确的。

跳槽

在四五十岁的长辈眼中,80后常常与“心浮气躁”、“得过且过”这一类的贬义词画上等号。而且现存在的频繁跳槽状况,也很容易让人们把80后与“垮掉的一代”联想到一起。

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一个人加班加点工作就是敬业;一个人频繁跳槽,则是浮躁。很多80后既可以彻夜不眠地工作,也会频繁跳槽,对此,他们说自己是在“实现自我的价值”。

“谁说跳槽频繁就是不敬业?”很多80后都表示“跳槽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更快找到自己正确的职业定位。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谁会不敬业?”对于社会上的“80年代出生的人最不敬业”的说法,大多数80后都表示反对。

23岁的张莹2008年大学毕业,目前在一家外资传媒公司做网站编辑。周一凌晨2点,刚刚修改完本周节目文稿的张莹又收到了记者刚刚发来的新资讯,这意味着自己的工作又要做调整,加班还要继续。由于公司组建不久,张莹的工作量很大,加班至深夜是家常便饭,经常一个星期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然而这份工作已是她毕业两年来换的第六份工作了。

张莹目前这份工作每个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有四险一金,待遇还是很好的,但她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份工作了。因为对张莹来说,自己对目前的工作完全可以胜任,需要相应的回报,而目前在公司的上升空间不大,没有什么前途,需要及时跳槽了。

大多数80后都刚刚走进职场,在他们看来,“敬业”指的是“敬重职业技能”,和老一辈人讲究的“以厂为家”“以单位为家”并不是一个概念。80后更期望实现的不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频繁跳槽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踏实

50年代的人认为做小生意就等于投机倒把,踏踏实实捧个“铁饭碗”才是最理智的选择,而80年代的人大多认为“宁可当一年赚5万的小老板,也不做年薪50万的打工仔。”因此很多80后都放弃了踏实的工作,选择去创业。

追求自我、标榜个性使得80后们成为自主创业的主力,他们普遍对自己充满信心。良好的专业素养,加上年轻人独到的眼光和十足的干劲,让他们中的一些人放弃了好的工作,转而经营自己喜欢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有的选择网上开店、有的经营饭店、有的卖特色小饰品,还有开图文设计和小型的软件公司。有些店的生意越做越大,还开设了分店。当然,也有一些店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关张,而大多数则一笑置之,“权当是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吧。”

80后不安于现状,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道路和职业生涯,其实更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80后的消费观与上一代人区别很大:手机频繁更替;新兴电子产品一个都不少;对名牌服装、化妆品如数家珍;不惜为了购买一件心仪已久的衣服花掉一个月工资。在商场、超市一浪高过一浪的打折狂潮中,年轻的80后们正逐渐成为购物的生力军。这些行为在年长的人看来很难以理解,因此也给80后冠上了“过于追求物质享受”的帽子。

但是80后却并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看来,青春很短暂,为什么不对自己好一点?如果光把钱攒着,到老了还能不能打扮出年轻时的样子,还会不会有享受的机会?其实这也是两代人不同生活方式的表现,不能说谁对谁错。

似乎“批评精神”代代相传。上一代人批评80后,首先是因为他们看不惯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某些特点与做法,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上一代人的价值标准去要求、评价下一代人,就像我们当年不愿接受父辈以他们的标准要求我们一样。另外,不能简单地以同一种眼光去看待所有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不能将一些人的特征扣在整个一代人的头上。

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下一代肯定有许多与上一代不同的地方,而这正是历史前进、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不管80后是不是“垮掉的一代”,他们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并将引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