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相亲的故事(1)

80后集体奔三 作者:伏建全


“你相亲了吗?”这句话成了如今80后在见面的时候谈论的最多的一个话题。80后在2010年正式迈入30岁大关,不少适婚龄的80后在虎年春节走马灯般“被相亲”。好端端的假期过得忙忙碌碌,有些相亲明知不靠谱也躲不过。

随着80后集体奔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80后的婚姻归宿问题,没男女朋友的催着赶紧找男女朋友,有男女朋友的催着快点结婚。面对强大的相亲压力,有些80后抗住了七大姑八大姨的施压,硬是没有去相亲,有些人干脆网上招聘女友,以便应付家里焦急的父母。但更多的人却是慢慢接受了这种传统的相亲方式并欣然前往,尤其是过年回家的这段时间,更是有很多80后赶场似的参加了“密集式”相亲,还纷纷晒起了自己的相亲经历。

网友“小罗”表示,今年春节,他的主要活动不再是和家人团聚,而是变成了走马灯似的相亲,“从初二拜年过后,剩下的日程全是相亲,多的时候每天三四个。”说到这,小罗也表示很无奈。

随着近年来就业难、工作压力大等现象的凸显,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在婚姻中寻找寄托,由于80后交友圈子比较狭窄,相亲狂潮卷土重来。相对于我们祖辈父辈中规中矩的相亲,80后的相亲观更加张扬与开放:相亲的时候所产生的费用均为AA制,见面的时候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一些80后女孩为了解决“曲线就业”而相亲;一些男生为房为车宁可“倒插门”等奇怪的现象也开始出现。

相亲就餐AA制

对于第一次见面谁付账,80后大多会说出“第一次见面,当然是AA了!”这样的话。80后大多觉得相亲饭AA制名正言顺,因为彼此都是平等的,相亲是为了解决大家的需要,自然钱也应该一起出,没道理让其中一个人来负担。AA制在80后看来是相亲时比较恰当的结账方式,他们会非常自然地要求餐馆服务员算出每个人的消费,甚至连零头都不会放过。AA制由饭局逐步走进婚姻,相亲的时候得到延伸,似乎也成了很正常的事了。

相亲直奔“性趣”

《非诚勿扰》节选:

葛优:“你认为多长时间一次合适?”

女伸出一根手指。

葛优:“一个月一次?”

女:“嗯,这是我理想状态啊,能不能一……年一次。”

葛优:“要是我们结婚了,你也找不到我睡哪儿。”

女:“那事,就那么有意思吗?”

葛优:“有……意……思……啊。”

主动出击、直奔主题,成了一些80后相亲的主旋律。像《非诚勿扰》里的这段相亲一样,80后们也把“那事”摆在了桌面上,两个人性趣合不合,第一次见面就开诚布公地讨论。网友C说,自己和一个相亲对象第一次见面就接吻了,感觉还不错,便直接确认了恋爱关系。没多久,两人越界了,但他们很快发现彼此性趣不投,就很自然地和平分手了。

与需要全家出动的老式相亲不同,80后在相亲的时候更注重自由和隐私,谈起“性事”也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坦坦荡荡开门见山。

为“曲线就业”而相亲

临近毕业,当同学都在忙着找工作时,小伟却在忙着相亲,对方女孩其貌不扬,不过据说家里很有背景,小伟很快与女孩进入了热恋状态,爱的热火朝天。因为女孩的关系,小伟还没有毕业就与广州一家实力雄厚的国企签了协议。面对同学朋友的困惑,小伟毫不避讳地传授了自己“曲线就业”的经验:“相亲前就知道她家有背景,不然怎么会牺牲自己的色相,跟她如胶似漆?”小伟在工作转正后很快就找了个理由与相亲的女孩断绝了关系,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别人艳羡的好工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