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欺负了梅兰芳

明暗:源于影像的微琐絮语 作者:马家辉


谁欺负了梅兰芳。

黎明演《梅兰芳》,总会述及香港的战时岁月吧?

如同在李安的《色.戒》里能够窥见香港的旧时月亮,我们应有理由相信,在陈凯歌的新片中,香港的利舞台、娱乐戏院、皇后戏院、这条马路和那幢楼房或会光辉重现,因为梅兰芳毕竟曾以此城为寄。他在此地,有过纷乱足迹。

有不少文章记录过梅兰芳的香港时光,其中有日本人写的,或因隔了一层也因曾是敌对关系,如今读来反而特别可信和具亲切感。

例如和久田幸助,这位日本鬼子是战时派驻香港的“广东语专家”,责任之一是对文艺界做工作。一九三八年某个午后,据其晚年自述,第一次在香港见到梅兰芳。地点是早已不存在的告罗士打酒店。他与朋友喝下午茶谈政事,看见邻桌坐了一位眉清目秀的男子,戴着白手套,举止文雅,一看即知身份独特。不愧是情报人员,日本鬼子觉得男子可疑,对之注视良久,其后打听始知,他就是梅兰芳。一位懂得京戏的中国人对日本鬼子说:“因为梅兰芳是男青衣,对于手掌和皮肤必须妥为保护。”恨生太早,那时候没有各式护肤乳液,梅兰芳唯有加倍小心,替双手“戴套”,用人工方法保持肤纹嫩滑。

梅兰芳在香港一住四年,日本人对他虎视眈眈,屡次或诱或逼他出山演戏或表态,但皆遭拒绝。和久田幸助即曾负责游说工作,梅兰芳是这样回应他的:“我来香港,正是为了避开政治漩涡。现在中国分成两个,蒋先生的中国和汪先生的中国,……对于任何一方,我都不愿过于接近。我只想过平静的生活,请不要让我为难。”和久田幸助的确没有为难他,他不算是一个太坏的日本鬼子,必须公平地说,战时他更曾因“偏袒中国人”的罪名遭日本宪兵队拘捕下狱。梅兰芳于一九四一年重返上海,亦是和久田幸助帮的忙。两人在上海重遇,梅兰芳还亲笔画了一幅梅花扇面送他,握手道别,即成永诀。

战争剥夺人性,可是人性的厚度许多时候远比想像中的深和实,所以才留下了这许多动人的小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