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黑暗回廊

明暗:源于影像的微琐絮语 作者:马家辉


黑暗回廊。

甄子丹无可否认是那种长相有点“尴尬”的明星,五官不可谓不端正,但端正得来又很难说是非常靓仔;年龄也不算太大,但年轻得来也已难跟吴彦祖、古天乐、谢霆锋相比。

因此,戏路颇窄,做不了令人有遐想的俊朗男主角,也未至于做须发皆白的师傅的角色。唯有依凭一身真功夫好武艺,做杀手,扮奸角,演警员,替自己在华人影坛打出一条出路。

但问题是这些角色都容易被其他男明星取代,可以找你也可以不找你,即使找你了,演来亦很轻易被观众忘记,印象难以深刻。

等呀等,终于,人有三衰六旺,终于,被甄子丹等到了叶问这个好角色。

导演当然对他有“知遇之恩”。

感谢叶伟信,他没有把叶问一角“周星驰化”或“成龙化”,反而或因量才适性,他为甄子丹度身订做了一个沉默的角色,甚至带点刻意地多用长镜头,避免zoom in男主角的平板五官,所以甄子丹能够大部分时间只用“身体”演戏,用他的拳脚功夫,用他的木讷气质,抑短扬长,演好了一位武学宗师的动人戏份。

看了《叶问》,许多人,尤其女观众,皆谓对甄子丹“刮目相看”,就是这个道理。导演让你们看到了甄子丹的最好一面,甄子丹更没有勉强自己担当他所不擅长的戏路。一个角色的形式和内容做了最妥善的配搭,回归艺术基本面,演得舒服,看得开心,赢来了口碑和票房,实至名归。

这其实亦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生如戏”。十只手指有长短,过往常把短的示人,得到的自然是喝倒彩;一旦有机会把长的向外伸展,全世界看呆了,便会拍掌。做人至要紧是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最适合的戏路即有热烈的回报,银幕上下,皆如此。

看《叶问》,别忘了注意它的配乐。像所有港产片,配乐多得有点滥,但因剧情紧凑,“滥”到好处,确为电影加了分。音乐极有动感,如投柴入炉,火势更旺,令打斗场面倍有感染力。

同样要提的是,《叶问》之动人亦在于导演懂得节制,剧情戛然而止于比武终结,不会拖出一条电视剧的公式尾巴,这叫“余韵”,观众离场后,回味更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