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咖啡与哲学》:唯理论(9)

咖啡与哲学 作者:(美)布鲁斯·沃勒


“哦,萨拉,我喜欢。”本对此表示支持。“笛卡儿是与我同类的哲学家。”

“喂,萨拉,这是古代历史。”塞琳娜摇摇头。“我的意思是,我喜欢历史——这不是抢本的饭碗,但这与当代知识观念有什么关系呢?从17世纪的笛卡儿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多年。确实有一些人从那时起就没有进步”——塞琳娜点头暗示本——“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也仍然停留在17世纪的学说里。”

“事实上,塞琳娜,这场争论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但它不仅仅是哲学史。”萨拉正在对这个观念产生兴趣。“它是17世纪和18世纪中的重大事件:笛卡儿认为理性是通往知识的钥匙,他为天赋观念作论证。在笛卡儿这一阵营中——显然,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还有伟大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他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还有莱布尼茨,他发展了一个精细的唯理论形而上学,叫做单子论;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神义论。他努力证明这个世界是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从而回答恶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在上文谈到过,即为什么全能全善的上帝所创造的世界中却有苦难。莱布尼茨在业余时间创立了微积分,几乎在同时,牛顿也在英国研究微积分。然后出现了康德,大多数人都把他看做一个唯理论者,而他确实是在很多方面都如此,但康德有他自己的理论。另一阵营,即经验主义,主要是在英国。约翰?洛克是笛卡儿的一个辩论对手,他论证没有天赋观念的存在,所有的观念——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都以感觉经验为基础。洛克发明了一个著名的理论,他把人的心灵叫做‘白板’,经验则在上边‘写下东西’。根据洛克的观点,我们所有的观念都必然最终归结为我们的经验。当然,我们可以用新的方式把经验组织起来:他使用了一个金山的例子,我们组织了我们的观念——我们从经验中获得的——关于金子和山的观念,尽管我们从来没有经验过真实的金山。还有大卫?休谟——18世纪伟大的苏格兰哲学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法国度过——或许是经验论阵营中最有力也是思想最丰富的战斗者了。他当然相信数学真理,他称之为关系观念;但是他也认为真实世界知识的唯一来源,关于‘真相’的知识的来源,就是经验。休谟说过一段伟大的话,以此来概括经验论的原则非常准确。”萨拉从她的背包中拿出一本弄皱了的精装书,是休谟的《人类理智研究》,翻到一段话,那段话她用黄色笔标注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