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聊聊政府(7)

牛奶可乐经济学3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民主力量限制了政府给低收入家庭带来的经济苦难,这当然是好事一件。但有时候,叫这些家庭承受部分不便,能为整个社会带来大得多的收益。这种时候,我们总可以设计出让人人都过得更好的解决办法。但不违反两大戒律,我们不可能将这些办法付诸实践。

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私营部门花两美元钱也比公共部门多花钱一美元钱更好吗?两大戒律荒谬地认为,确然如此。

经济效率是一个值得实现的目标,因为随着经济蛋糕越来越大,每个人能分到的小蛋糕也比从前更大。强调这一目标的重要性,是反政府势力值得称许的地方。可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不断证明,反政府势力往往是实现经济效率的最大阻碍。

右翼评论家另一个心爱的论点是,对富人减少的税,不少都流向了小企业所有者,故此有利于刺激这部分人创造就业岗位。小布什在两届总统任期内,都曾以此观点为自己的减税政策辩解,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也曾在2008年的竞选活动中反复引用它。尽管大部分新工作岗位确实是小企业创造的,可这一观点在基本经济学原理面前根本站不住脚。我将在下面解释,企业主雇用工人的决定,跟他自己的税后收入无关,更主要地是看工人到底能不能帮企业赚钱。

4.对小企业主减税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吗

小布什政府的中心经济政策一直是针对最高收入者大幅削减联邦所得税。据预测,在小布什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减少的税收将为全美增加近20 000亿的国债。去年,好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联名上书,谴责本届政府“行动不计后果,给美国国长远的经济健康造成了极端严重的威胁”。

国会至今尚未决定是否施行永久减税。故此,不妨利用这个机会来看看小布什支持减税政策的论点。

小布什从来没说过,减税是为了让富人过得更舒服,他在这一点上倒也算坦白。毕竟,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把大部分的税前收入尽得囊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兴旺。

相反,小布什把他的减税政策说成是经济刺激一揽子方案的关键。他说,因为大多数新工作岗位都是小企业创造的,为这些企业的所有者减税,能刺激就业率的提升。故此,他政策的隐含前提是:如果企业主有余钱雇用额外的工人,他们肯定会这么做。可惜,企业主是否有余钱雇人,根本是一个不相关的问题。真正重要的是,雇用的工人能不能增加他们的利润。

基本的招雇佣标准——每一本经济入门教科书上都找得到(包括总统的经济顾问们写的那些)——非常简单:倘若额外工人的产出,能卖出至少足以弥补其薪水的价格,那就应该雇用他们;反之则不应该。只要满足这一标准,不管企业主本身是多么穷困潦倒,雇用额外的工人在经济上都是合情合理的。反过来说,倘若不满足这一标准,哪怕企业主是富翁,雇用额外的工人也不合乎经济道理。企业主的税后个人收入跟雇佣决策毫不相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