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聊聊政府(11)

牛奶可乐经济学3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仔细想想看,家长真的希望孩子继承到比这更多的钱么?大富之家素来担心世袭财产对后代创造成功事业的能力产生腐蚀作用——正是出于这一考量,沃伦?巴菲特和其他亿万富翁限制了孩子们继承的遗产额度。可就算巴菲特先生改变了主意,依照当前税法,他仍能留给孩子们超过200亿美元的税后财产。

总而言之,尽管应该削减、废除的税种有很多,遗产税却不在此列。它是目前阶段最接近完美状态的一种税收。虽然现在废除它的声势造得很大,大多数人似乎意识到,留下它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在我的第二轮调查中,连共和党人也有70%反对废除提案。

自从里根时代以来,涓滴理论频频见于各种政治论述。该理论认为,对富人少征税,能刺激经济发展,最终使经济果实惠及所有人。我将在下面指出,这种说法不仅全无经济理论基础,而且与历史记录大相径庭。

6.何以解释涓滴理论的神秘魅力

有人问银行大盗威利?萨顿(Willie Sutton)为什么要抢银行,他给出了一个经典回答:“因为那儿有钱。”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John Edwards)呼吁对最高收入群体增税,为全民医疗保险提供资金,也是采用的同一逻辑。

提供全民医疗保险是很费钱的。扣除通货膨胀后,美国目前的薪资中值比1980年还低,所以大部分中产阶级家庭再也承受不了额外征税了。与此相比,如今1‰收入最高者挣的钱是1980年的4倍,越上层的人享受到了越大的收益。美国大型企业的高层主管所得收入是1980年的10倍。一句话,钱在最高收入者那儿。倘若他们不多缴些税,全民医疗保险就是场空。

涓滴理论站出来抗议说,增税会叫最高收入者懒于工作,不愿冒险,阻碍经济发展。他们老调重弹,坚持说,累进税制会杀死下金蛋的鹅。然而,仔细检查便可发现,这种说法既无经济理论支持,亦无实证证据支持。

涓滴理论看似有理,很大原因在于它好像很符合“人做事讲动机”这一古老观念。支持该理论的人辩称,由于对高收入者采取高税率减少了劳动报酬,故此会诱使人疏于工作。可是,几乎每一本经济学教科书都清清楚楚地指出,税收工资减少,还会带来另一种相反的作用。税后工资少了,人觉得穷了,于是比从前更加辛勤地工作,弥补收入损失。至于这两种互相抵消的效用哪种占上风,经济学上未有定论。

经济学理论对涓滴效应不留情面,实践经验更是对它痛下杀手。倘若较低的实际工资会令人缩短工作时间,那么,实际工资提高,肯定会出现相反的现象。故此,按照涓滴理论,上个世纪实际工资陡增的累积效应应该是工作时间显著增加。然而,实际情况是,如今的工作周比1900年短得多。

涓滴理论还预测,在实际税后薪资较低的国家,工作周较短。可惜数据又跟它唱了个大反调。比如,尽管日本的企业高管所得薪资不到美国同行的1/5,边际税率也更高,可他们一点儿也没有缩短工作时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