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民心所向(12)

地球村里的喧嚣:美国反恐战背后的故事 作者:(美)罗恩·萨斯坎德


“我们最终没有采取措施逼迫伊朗与美国合作,至少在对付伊朗境内的 基地 组织领导人方面,没有逼伊朗合作。2007年的伊朗已经不再是最有可能秘密发展反美战略的实体。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没有与伊朗对话,相当于我们允许伊朗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么,如果有一天,美国遭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袭击 这已经不是如果的问题了,只是时间问题 然后我们追踪袭击的来源,则有可能伊朗就是元凶。到那时候,伊朗和美国两败俱伤,第三次世界大战将爆发。”

温迪·钱伯林抬头看着新办公室吊顶的王冠造型,看着又高又窄的天花板,感觉到这里有仿古的味道,像是给某某公爵的遗孀住的地方。她拿出记事本,在第二天的记事栏里写上了“修整”两个字。

温迪在这座城市里算是公众人物,城里的知名人物并不多。过去六年里,她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改变了许多想法。

华盛顿的那些政客不是不会改变,他们能够改变。但目前的时代仍然具有党派性,所以那些参与政治游戏、参与公开辩论的人只有原地不动,老老实实地呆在一个派别里,才能站稳脚跟,才能获得利益,哪怕是连他所在的派别都准备改变方向或者要迷失方向的时候,最好也不要动。温迪去过的地方很不一般,见到的事情也很多,所以温迪现在不会站在任何党派的一边。她是自由人。

今天,温迪就很自由,这是她成为中东研究所所长的第三天。中东研究所是保守派建立的非政府组织,创建者都是上世纪40年代的“英明人物”,声名显赫。他们领导美国取得了二战的胜利,制定了马歇尔计划。温迪上任后不用发表什么演讲,这好像就是她的作风,这样她就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了。装修办公室还需要好几天的时间。

2001年7月,温迪赴巴基斯坦出任美国驻巴大使。此前她在国务院工作了28年,出访过老挝、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这个职位,对她来说似乎得心应手,不过多少还是有些挑战。“9.11”袭击发生的时候,温迪跟所有其他美国人一样,都没有想到。当时,她的处境跟其他几十个处在重要职位的美国人一样,如果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则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

温迪在巴基斯坦的时候,经历了许多第一次。她第一次弄清了许多事情,许多让她吃惊的事情;华盛顿与伊斯兰堡第一次通话;第一次高级别会议等。2001年9月13日星期四的早上,温迪拿了一张表去找巴基斯坦总统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表上列了美国的18项军事要求。温迪一个人在穆沙拉夫的办公室里等了40分钟,穆沙拉夫才来。最后,她代表布什问穆沙拉夫:“在这场战争中,你们是否站在美国这边?”穆沙拉夫回答:“我们无条件地支持美国。”然后温迪站起来就走了。那天晚上,鲍威尔给穆沙拉夫打电话,告诉他布置好那18个军事要塞。自此,穆沙拉夫正式参战,他的敌人是控制巴基斯坦部分机构的激进力量,包括一些部队和情报机构,以及巴基斯坦曾经帮助建立起来的塔利班。

“9.11”之后的几个月里,温迪回华盛顿好几次,参与布什与穆沙拉夫的会晤。两国领导人的第一次见面,就使他们的关系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布什觉得穆沙拉夫“是一个完全可以信任的好人”。2002年1月,温迪返回伊斯兰堡,因为《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记者丹尼·珀尔在巴基斯坦惨遭杀害。这一事件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而且此后又发生了多起类似事件。

3月17日,当巴基斯坦发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一次自杀式炸弹袭击事件时,温迪正坐在伊斯兰堡的办公室里。炸弹炸死了一名使馆工作人员和她十几岁的女儿,以及六名巴基斯坦平民。温迪随即决定让所有没必要留下的人员统统离开巴基斯坦。也就是说,她的两个女儿,一个12岁,一个14岁,也必须离开。温迪是单身母亲,是两个女儿的主要抚养人,因此她也要尽快离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