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吃肉有什么不对(5)

生活的意义 作者:陶黎宝华


我有责任喂养并照顾它。然而,不存在宠物和主人的关系并不是说我能够随心所

欲地对待动物。

“适者生存。”

论点:对动物来说,“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支配一切。因此,弱肉强食没

有什么不对的。

相反的论点:正如之前提到的那样,仅仅因为某种行为是自然发生的就去遵

循它是没有道理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个发生在前道德层次上的现象,而

具有道德思考能力的人类可以不再完全受自然需求驱使。如果人群真的认为弱肉

强食是可以允许的,那么对他们来说,对较低阶层的人群的压迫也会是可取的。

还可以想象一下另一场景:如果具有极高智慧和科技水平的外星人为了奴役人类

而来到地球,我们也会心甘情愿地承认他们这样做是道德的吗?

“食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论点:食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饮食在几千年里不断改善与提高。如果食肉从我们的文化中消失,这将是巨大的文化损失。

相反的论点:传统习俗的消逝并非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我们不应放

弃关于食肉的道德意义的视角。当大量的动物正在可怕的境况下生活,我们应当

中止考虑我们的部分传统习俗是否还应继续。从一种更加平衡的角度出发,我们

应当注意到人类并不总是会为抛弃一些传统习俗而惋惜。这意味着不是所有传统

风俗都具有道德上的可取性。这方面的例子包括殉葬、君主专制以及缠足。

“肉类是美味的。”

论点:肉类是美味的,我不想改变我喜好肉类的口味。因此我不能停止吃肉。

相反的论点:道德判断的力量必然在个人口味的偏好面前被削弱,这一点应

值得怀疑。应当重申的是:此时重要的是动物们的生命与它们所遭受的痛苦,并

且其中的一部分动物在生物层面上与人类并没有多大的差别,高等动物如猪和

牛,能够感受痛苦和体验恐惧。让个人对肉类的口味偏好凌驾于动物的良好的生

活状况之上,这是违反伦理、冷酷无情的。另一个在此经常被提及的论点是这种

口味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如果吃肉在我们的社会里不是一个如此

广泛的习惯,人们还会养成对肉类的偏好吗?此外,这里暗含着一个人无法改变

口味的观点,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举个例子,对某些酒和奶酪的口味偏好就被认

为是后天习得的。如果人们对此做出足够努力,通过告诉自己“吃肉是残忍而且

错误的”,改变对肉类的口味偏好是可能的。

“人类天生就是肉食性的。”

论点:人类是肉食性的。这意味着他们天生是肉食性的,所以对他们来说吃

肉并没有错。

相反的论点:人是肉食性动物这一论断就是可质疑的。在全素饮食和含肉饮

食哪个对人的身体健康最好这一问题上,人类学家和营养学家相持不下。所以,

这个问题可留待进一步的经验调查。然而,即使肉类被证明对人类更有益,吃肉

是否道德仍然是一个严肃问题。首先,我们不能将自然行为和道德上正确的行为

等同起来,因为并非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所有的“自然”行为在道德上都是可容许

的和可取的。一些男性据说具有强奸的自然倾向,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承认

强奸是道德的和可以允许的。其次,对于什么对人类是有益的事物的慎重考虑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