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吗?(6)

生活的意义 作者:陶黎宝华


陶女士:不能采取相反的观点吗?主张灵魂能够从身体中出来,而且有自己唯一的性质和特征。如果这是正确的,或许就只能归因于我们自己对于灵魂在身体外怎样存在一无所知了。

于博士:这是一个有根据的结论吗?即使有关于灵魂出窍或者濒死体验的报道,我们仍然要提醒自己不要得出没有根据的结论。从这些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而且具有说服力的特征,那就是不管这些报道显得有多么离奇,最可能的就是一个人能够有这样的经历,总是依赖于他在物理环境中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我们可以看到“灵魂出窍”的体验仍然是一种视觉体验,因而是物理的感知。事实上,在手术时处于无意识状态的病人能够有这种视觉体验,是依赖于那段时间病人的身体依然在那里的。这并不是无足轻重的一点,因为没有躯体的存在,灵魂出窍的体验就出现不了。病人给出的某些灵魂出窍的体验,可能是因为病人依然是活着的。而当人真正的死后,这种体验是否会继续发生,是令人怀疑的。

陶女士:或许,一个人仍然相信我们的灵魂在死后复生,毕竟,这是一个比较流行的信念。

于博士:当然了,有人还会有这种想法。但是我要提醒的是这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你愿意将你的想法建立在摇摇欲坠的基础之上,认为灵魂是存在的,同样你将会接受另外的由微弱证据支持的言论。现在我要问你:有人宣称说不久前有出窍的灵魂看到过火星上火山爆发的光,你对此作何反应呢?你真的愿意把这作为一个非常明智的观点来接受吗?你难道还认为灵魂出窍或者濒死体验能够证明灵魂的存在吗?

陶女士:我不太确定……

结论:关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的两种观点

于博士:经过以上的交谈,我们很容易相信我们可以死而复生。或许这个问题真正起因于一个心理困境:当我们面对死亡时我们总是很迷茫。为什么呢?因为死亡意味着一个人生命活动的终结和消失;但是竭力地去面对死亡,我们却会自相矛盾:我们需要想象死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除非我们能够活着,否则我们不会成为那样的。因此,想到一个人的死亡所面临的困境使得人们产生了人有可能死而复生的信念。当然了,我们也有理由认为死亡就是人类生命的终结。

陶女士: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不愉快的结论啊!如果我们确信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的话,那么人靠什么生活下去呢?如果来生是个幻觉的话,生命怎样才有意义呢?

于博士:为什么你总是认为死亡的确定性和生命的意义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呢?

陶女士:我们如今的生活很悲惨:很多人的生活就是遭罪。即使当情况变得好一点时,也就是当人们在生活中成就了一些事情时,他很可能会怀疑他的成就是否是永久的。人们极力地去找寻生命的目的和意义,但是却没有令人信服的最终答案。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生活并不只是眼前所呈现的这样:人在来生将会得到永久的赐福。所以,如果人们能够把这个信念铭记在心,或许生活就是可以忍受的。当你说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时,你把我们最后的那点希望也剥夺了。因为,如果人类死后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那么人们就没有机会再过上好的生活了。

于博士:你是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永生吗?

陶女士:不只是永生,还有福佑。

于博士:对于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因而生命是没有意义的这个观点,我不是很理解。即使生命的旅程以死亡结束,人仍然可以从这个旅程中找到意义和快乐。问题是:为什么人们不能从他们现今的生活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呢?而生命的意义存在于来世永久、福佑的生活同样令人迷惑:一个人怎样生活不比一个人的生活是否永久和福佑更重要吗?如果我们感觉有必要寻找现实生活的意义,难道我们不会去寻找永久、福佑的生活的意义吗?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短暂、有限而且缺乏意义的话,那么一个更加长久的生命也不需要什么意义了,而仅仅需要更长的忍受时间。

以上谈话主要关注的是,人们死后是否以非物质实体的灵魂存在。几个相关的重要问题,如死亡的不幸、个人的身份和不朽的期盼,还没有谈到。在这里值得指出的一个观点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通过克隆、基因重组或者大脑移植来提高延续生命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将来的某一天人类有可能变得不朽。然而,这不意味着我们怎样活着以及生活的意义等问题可能会自动地消失。因为生命的延续以及生活的价值似乎牵扯到本质上相区别的问题:

不仅没有人可以保证灵魂在现世的永恒(即死后的永生),而且有这种意图的各种尝试也都已经失败了。有一些谜底通过永生而解开了吗?难道永生不也像生活本身一样是个谜吗?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个人身份与死而复生

与死而复生相关联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个人身份。关于个人身份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一个人在持续的时空中存在的可能性上。如果说死而复生会对一个即将死去的人有某种有意义的安慰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他可以死而复生。如果死而复生对于活着的和已经死去的人来说是不同的,我们可以说人类不可能真正地死而复生。从这一点来看,同一个人的持续的存在就是死而复生的前提条件了。尽管事实上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地确认自己的身份,但哲学上关于身份同一性并不是很清晰。虽然灵魂、肉体的存在和记忆的保存被作为身份永久的标志,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充分地说明自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