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关死后生活的传统观念

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 作者:(美)德斯佩尔德


1 有关死后生活的传统观念

人死后生命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的观念,是人类持有的最古老的看法之一。在一些最早的坟墓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四肢被捆绑成胎儿在母腹中的姿势的骷髅,这也许表明了人死后“转世”为另一生存形式的信念。(这种或那种形式的转世,在宗教史上被描绘为“死后生活最持久不衰的形象”。)[5]在传统社会里,死亡代表状态的一次改变,从活人的国度进入死人的国度的一种转变。

接受审判构成有关人死后会发生什么的许多信念的一个关键特征。例如,在传统夏威夷人各种死后生活的观念中有一个认为,冒犯了一位神灵或者伤害过他人的人,死后要受到永恒的惩罚[6]。这种卑劣的灵魂成为一个四处流浪的幽灵,“永无居所,永挨饥饿”。祖宗神灵有能力惩罚和奖励豁免的灵魂,甚至可以送它重返人间。当一个人没有疼他(她)的亲友照料尸体、得不到祖宗神灵的庇护(帮助灵魂找到前往死者国度的路)时,灾祸就会降临。因此,前世活得有价值的人来世受到欢迎,而犯下世俗罪行者如果不忏悔或者改弦更张,就

(P.493插图的文字说明)

一位塔布提人酋长的天葬平台在威廉·霍奇斯(William Hodges)的这幅画中得到了描绘,时值库克船长18世纪70年代第二次航行南太平洋之际。

在由看不见的灵魂(他们可以对活着的人施加善或恶的影响)占据的世界里,一位酋长或者其他重要人物的去世引起场面壮观的悼念活动。哀悼仪式由领哀者(右)主持,他通常是一位牧师或者死者的近亲。领哀者身穿精心制作的珍珠贝服装,头插热带鸟羽毛。一边摇摆身躯弄得珍珠贝鸣器格格作响,一边挥舞一件配上鲨鱼牙齿的木制长枪。陪伴领哀者的其他男子手持武器,可以用他们的方式攻击任何人,以此确保安葬仪式在既不冒犯活者、也不冒犯死者的气氛中顺利进行。

(上图)威廉·霍奇斯画,主教博物馆收藏

(下图)主教博物馆收藏

会受到惩罚。恋家的夏威夷人行善积德的回报就是与最亲近者团聚:恋家者自己的祖先。

欲了解产生这样一种不朽观点的社会意识,必须将西方文化中的自我观念暂时放在一边。想象这样一种思想吧:它反对强调个性和自我,主张群体特性囊括一切。家庭、氏族和国民,这些社会群体代表着共有意识的汇集,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均包含在内。因此,传统信念更加关心的是社群及其共同传统的延续,而不是个体的生存。个体分享群体的生活,是群体最终命运的组成部分,而群体命运是一种超越死亡的命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