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宗教的不朽观念(2)

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 作者:(美)德斯佩尔德


一个人同时持有几种对立的世界观,比如将儿时接受的宗教信仰成分与正在讨论的世俗选择所代表的观点和态度结合在一起,这是不常见的。

对于死后生存状态的问题作出的非宗教的回答,往往反映出有关某种象征性的不朽的思想[64]。这些思想包括起源于生儿育女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继续,儿女通过后续的子孙维系着个人的遗传,从而授予一种个人的不朽。象征性地延续个人不朽的其他“子女”包括通过有创造性的艺术作品产生的,对知识领域的贡献以及甚至英雄行为或者有益于人类的业绩。安排好死后将自己的身体捐赠给医学科研的人,由于对训练新医生或者提高医学科学水平作出了贡献,获得了一种“医学上的不朽”。我们都是人种的成员,这一事实意味着,我们的善举和我们对其他人的幸福作出的贡献死后会延续下去,从而被授予一种“共有的不朽”,作为我们的优良行为继续对人类产生积极影响。

今天,尽管大多数美国人选择不信教,却坚信上帝的存在。将近80%的人说,他们相信有死后的生活[65]。研究者注意到,来世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一般牵涉到与上帝的团聚、平静和安宁以及与亲友的重逢[66]。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超过90%的被调相信:“我们是与亲朋好友重聚在一起的,死后的生活是惬意的,有天堂存在,转世是平静的。”[67]显然,宗教思想在个人的和社会的意识中继续扮演一个角色。

虽然宗教的断言可能是安慰之源,西蒙娜·韦尔(Simone Weil)却表达了一种互为补充的观点:

不相信灵魂是不朽的,不过将整个人生看做预定要为死的时刻作好准备;不相信上帝,不过即使在极度痛苦中,也永远把世界当做一个家来热爱——靠无神论探索真理的道路向前延伸着。就像宗教象征灿烂辉煌一样,真理也是照耀环宇的力量[68]。

第一种绝对的确定性认为死亡是个人意识完全的、最后的和不可避免的湮灭,像我们的确定性一样的是同样秩序的确定性——三个一组的3个角等于两个直角或者相反;第二种绝对的确定性认为我们个人的意识在无论什么条件下继续超越死亡(包括这样一个概念:附加的奇怪而有危险的永久回报或者惩罚的观念);其中哪一种确定性都会使我们的生命同样不可能存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