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死亡的信念:墙还是门?

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 作者:(美)德斯佩尔德


10 死亡的信念:墙还是门?

一位作家评论道:“尽管有来世的虚构故事、宗教经典的允诺和虔诚徒众的希望,我们没有一个人真的知道死后什么会继续下去,而且如果有,也不知道它走向何处或者它如何到达那儿。”[105]那么,在这最后的分析中,我们对于个人不朽或者来世生活该持何种信念呢?真如濒死经历的报道所言,死亡的后果看来是令人喜悦和极度满意的经历吗?或者,这些经历是为了掩饰我们面对死亡的恐惧而导致的心理学的推测、实现愿望的幻想吗?此外,对于传统的宗教认识,我们该作出怎样的评论呢?它们宣传的各种有关来世的观念有某种现实的基础吗?或者,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应当采纳严格的科学处理方式吗?有关死亡和来世的两种基本哲学观点可以被概括如下:死亡要么是一堵墙,要么是一道门[106]。

在涉及人死后将发生什么的这两种见解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想出许多有所变化的观点。确实,为超自然体验提供的各种宗教教义和解释仅仅是这种有所变化的观点。例如,按照基督教徒的观点,我们可以说,死亡看来是一堵墙,而在未来的某种时候(在复活时),它证明是一道门。印度教的投胎观会使人想到死亡是一道门,而不是墙。佛教徒们可以认为死亡既是门又是墙,或者两者都不是。有关NDES的一种标准的心理学解释可能支持下述立场:把死亡视为一堵墙,而体验则是一道门。或许,这门和这墙只是经历同一种现实时供选择的手段。

最后,死亡、濒死和居丧问题国际协作小组所发表的一种说法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向导:“濒死不仅是一个心理学事件。它是一个人类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事件,[不过]人们忽视患者的精神层面的时候太多了”[107]。宗教与健康之间的紧密关系是古已有之的。护理人员了解并承认患者护理中的精神成分,应当向需要精神抚慰的这些人提供适宜的资源。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精神信仰和偏好必须得到尊重[108]。

我们对于死亡和来世的信念可能影响我们或者其他人临死时所采取的行动。如果我们具备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死亡看做一堵墙,我们可能坚持认为维持生命的努力要贯彻到底。相反,如果我们相信死后还会有来世,我们可能更喜欢将死前的最后时光花在为另一种生存模式过渡作准备上。类似地,如果居丧的人相信死后还有来世,他或她就可以找到安慰。把死亡视为终结的人可能不会怀疑,亲人真的去世时要遭受痛苦。另外一些人可能因为相信他们在肉体死去后还能幸存而找到类似的安慰。通过认识我们自己有关死亡的信念,我们就能够“在死亡(墙壁或者门户)降临到我们所爱的人的时候,更加充分有效地彼此关照”[109]。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