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节:译者序 未来为什么是湿的(4)

未来是湿的 作者:(美) 克莱·舍基


克莱?舍基的这本书,英文名字叫做Here Comes Everybody: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主标题来自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芬尼根守灵夜》(Finnegans Wake)。在这部令人难以卒读的小说中,主人公在梦中变成了Humphrey Chimpden Earwicker,简写为HCE。这三个字母可以表示很多意思,其中之一就是Here Comes Everybody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叫做“此即人人”。这意味着主人公是一个人,同时又代表着人人(everybody);他总是看上去类似和等于他自己,然而又暗自符合一种世界普遍性。

我没有和舍基聊过,不知道他选择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题目做书名,有着什么深刻的考虑。这个句法倒是让我想起了王蒙《青春万岁》序诗里的一句: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

我在思索这本书的中译名的时候,首先想到可以套用王蒙的诗句,喊一声"所有的人,所有的人都来吧",而人来了以后,干些什么呢?这就要去看本书的副标题--"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由此我们则需去追寻组织是怎么回事。舍基的意思也并不是说,等级组织完全成为明日黄花了,而是说,如果以前我们习惯于把群体行动先验性地看成有人组织方能行动,现在,我们需要开始熟悉围绕话题和内容而产生的有机组织。舍基的这本书始终围绕着互联网和其他技术进步给群体动力学带来哪些改变而落墨,这种改变穿越了地理的和文化的鸿沟。

舍基的要点是,网络的力量在于它使构建群体的努力变成一件"简单得可笑"的事情。"简单得可笑的群体构建"(ridiculously easy group?forming)的表述来自于西巴·帕克特(Seb Paquet),魁北克和蒙特利尔大学的一位电脑科学家。互联网的价值绝大部分来自它作为群体构建的工具的作用,这一观察常常被称为里德定律(Reed?s law),它以戴维·里德(David Reed)的名字命名。里德定律称,"随着联网人数的增长,旨在创建群体的网络的价值呈指数级增加"。帕克特修订了里德定律,补充说"群体交流的网络的价值与开创一个群体需要的努力成反比"。换言之,如果建立群体仍很困难,则允许群体交流的网络的价值会受到损害,反之网络的价值则会增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