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市场迷惑的波希米亚族

潮爆中国:新新中国城市文化笔记 作者:李照兴


商业化渗透了波希米亚的地点与人生。在798 你经常可看到广告、时尚大片、MV 的拍摄;当年的波希米亚变成文化名人,赶紧为不同时尚杂志谈生活品味;如果你有幸于2000 年前买到一个后波普风格的中国现代画家作品,现在画作可能已升值 100 倍。艺术创作人,经常结合客户以艺术主题大搞活动及跨界创作。在一个新兴楼盘的定期路演活动上,竟然是找不同年代的诗人来朗诵诗歌。最有趣的文化圈子杂文杂志由一个地产发展商出资。当然,参加国际双年展以艺术之名义出发,回到国内就可以变成最高品味的宣传。波希米亚人 版似乎在商业与艺术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肯定了自身的位置。

波希米亚好歹因为读书听歌看电影都多,所以一下子可以成为生意人的品味导师。如果海子那一年没有卧轨死去,也许他会是今天第一流的楼盘广告语创作人。画家的画作在各个酒店及楼盘亦有了迫切而大量的需求。

北京的火车将往哪里开?为甚么要撤离?可能今天见到的,都再没有归属感,再不属于我们。可能最美好的时光,已随着胡同之拆卸和诗人的自杀而过去。可能让最美好的,永远保留于光影与记忆就好。可能更害怕将来那惶惶的威胁。可能不过是更想往他方。

“生活在别处,此地无感觉”曾经是那样一句波希米亚流行语,流行到大家信以为真。时代变迁的残酷,不是个个忍见。能够熬得住走过来的,大抵都目睹如今人面全非。是比从前好了还是坏了?那个一代人曾经梦想改变的城市,今天出现了没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