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寻找真正的港式茶餐厅(1)

潮爆中国:新新中国城市文化笔记 作者:李照兴


在内地,很难找食!我意思是:食得“招积”各省特色自然可供千挑万选,但当一两个港人随便走到街上,想叫杯奶茶叫个下午茶餐,却仍是毫无办法。叫港式茶餐厅的,都不很港式。于是,结论有两个:一,香港人在外地的生死,取决于茶餐厅(看看每次返港,急不及待要去叹杯正宗冻柠茶就知道);二,如果中国遍地都有真正港式茶餐厅,那将是香港人终可北上生存的理由。

异地香港人的生命是被茶餐厅救回来的。无论走到哪,那种香港感要从一杯茶一件多士中渗透出来。这食物的香港论述是如此吸引,我们逐渐信以为真,于是有了大江南北寻找茶餐厅的体验。

茶餐厅原教旨精神

是否“正宗”?在口味混杂的中国大城市,这问题变得很傻,但为了分辨是否真正原乡情怀,有必要重提茶餐厅的原教旨精神。很多标榜港式的内地茶餐厅,为了迎合各地口味,都掀起了食品大江南北化的运动。这亦成为我称之为茶餐厅复兴运动中最决定性的争议。我们能否只安安分分做一间传统的茶餐厅?甚么原因令我们不能?

手工、材料、服务水平是最基础关键,但那是外在的,最重要的,其实是那经营思维。内地茶餐厅行改合主义(未必是改良)──当茶餐厅要改变自己迎合不同城市的口味,一切都变了。对香港人而言,或者,我们就是要一种熟悉的感觉。不需要争取大江南北所有人的认同,单单做好本分的几道「撒手」就够。像一滴水放进大河,香港文化未必要成为影响大局的一种强势(80 年代的港式文化北伐不过是机缘巧合),正如茶餐厅从不需要争逐全国上下的街头巷尾认可。茶餐厅复兴运动就是重提原教旨的精神,不要增设水煮鱼、担担面、小笼包等南北系统,只管做好你腿蛋治那件厚厚的蛋(这种港式做法是在整个内地都未见过的),包好云吞的内容(虾不用大但要鲜),沟好你的奶茶(用阔边有橙色幼线杯),冻饮要用碎磨冰(否则又怎值加两元),火腿通粉用切丝火腿,聪明的话,还可多弄两种简单的镇店妙菜海南鸡饭或海鲜乌冬,嫌过分复杂就先搞定上述基本菜式,千万不要兼营茶楼式点心或日韩美食。当然最最重要仍是搞好厕所卫生,不要再在后巷洗碗。这样出来的就是一间纵使未必成功赚大钱,但会打救到很多四处流浪的同路人的真正港式茶餐厅。

软硬件茶餐厅定义

内地各城茶餐厅比香港茶餐厅优胜的唯一共通点,是坐卡位时,不会有阿婶失惊无神“队”把地拖过来,再大喝一声:“缩脚!”但遗憾是,内地茶餐厅根本太少卡座,而偏向用圆台,或是一排多座位的格式,而且楼底过高,这就不太港式。硬件与系统是一所茶餐厅的立足点:有选择但不要过多餐种写在餐牌上,茶餐快餐一看就明;地理该就近街头转角不要屈在商场;空间不要太大;伙记有效率但不须过度热心;“落单”与“埋单”程序顾客自理。

软件与食物水平,你只要看它对“走甜”这工序的理解,就可辨别那是否一所真正港式茶餐厅。再加上上述的各种炮制食物的手法是否依样,就初步了解到寻找大陆合水平的真正港式是何等困难。综观而言,港式,是指一套外形、系统加实际出来的食物,一套经数十年发展,混合粤式西式餐饮特色及讲究食物组合配搭的高效率港式风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