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伯南克的美联储》 引子(4)

伯南克的美联储 作者:(美)伊森·哈里斯


第1章将介绍美联储如何适应更广阔的经济与金融市场环境。即使是最能干的投资专家,宏观经济分析也像是把一大堆相互矛盾的经济计量模型放在一起使用那样令人头疼。但是美联储内部讨论经济政策时,使用的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分析框架。不用担心,不管你的学历如何,掌握基本的分析原理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在随后的章节里,我将以朴实易懂的语言向读者介绍这一分析框架以及伯南克对它的贡献。

第2章将介绍美联储如何管理经济。美联储的主要政策工具是调整联邦基金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不会对宏观经济直接造成影响,但是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能够引发整个资本市场的一连串连锁反应——当美联储调整基金利率时,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汇率水平都将随之发生变化。伯南克对发现这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事实上,若想搞清楚美联储会对目前信贷市场出现的危机制定何种对策,那么就必须先弄明白美联储认为信贷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当是什么。

第3章和第4章介绍了美联储与政治家和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我认为,与最高法院保持独立性一样,保持货币政策相对于政治目的的独立性是很有必要的。幸运的是,现在的美联储和以往一样强大与独立。而且,美联储还实现了独立性与透明性相结合——向公众传递更加明确的信息。重要的是,投资者们不再需要费劲地寻找被故意模糊的信息。伯南克应当比他的前任格林斯潘更敢说大实话。

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我将向读者介绍格林斯潘其人。在格林斯潘退休前,“格林斯潘”与“美联储”几乎是划等号的。因此要想透彻地分析伯南克,就不能放过这位有传奇色彩的前任主席。大众对格林斯潘的主流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一种观点认为他是一位拥有非凡的经济与政策调节技巧的“伟人”;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格林斯潘对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进行了妥协,才会导致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出现泡沫。因此,第5章主要讨论了格林斯潘的功绩,而第6章列出了格林斯潘在位期间的主要失误。毫无疑问,在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确实有他的功劳,但是他也犯了一些明显的错误,例如使自己被卷入到不必要的政治斗争中,没能对资产市场的泡沫及时做出反应。

伯南克一上任就表现出“雄心勃勃”的气势。他希望领导美联储最终获得反通胀战役的彻底胜利。他对官方通胀率目标区间的坚守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反通胀狂热者”——某些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实现苛刻的通胀目标的人。相反,伯南克早已意识到美联储承担着双重责任:在保持物价稳定的同时,要尽可能地实现就业最大化。在选择通胀目标区间时,美联储将简单地遵照国际通行的最佳操作方法。第7章将对美联储官方通胀目标的确定进行评述。

伯南克对美国大萧条和日本20世纪90年代经历的“失去的十年”研究得很透彻。在第8章,我将向读者揭示伯南克对于“衰退”的过度关注会对他的政策选择造成怎样的影响,包括他为什么会在美国遭遇通货紧缩和金融市场崩溃的威胁时采用非常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

在伯南克的领导下,美联储的行事风格和主要目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美联储的内部运行机制也正在进行变革。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格林斯潘在美联储理事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关键性的决策问题上,他的态度显得摇摆不定。他越来越喜欢对美国经济指手画脚,过分依赖注重实效的商业经济分析工具和所谓的“直觉”,不太关注其他理事的看法或使用经济模型。对于我们这些美联储的观察家而言,大家都猜测美联储接下来会越来越重视格林斯潘的个人观点,而不再全面听取联储理事会其他成员的意见。第9章将介绍伯南克领导下更加开放的美联储——更多地依赖传统经济分析工具,倾听各方人士的建议。有效地监督美联储也需要听取各种各样的声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