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风投创始人(13)

完美的竞赛 作者:(美)斯宾塞·安特


1948年,美国研究开发公司进行的最后一项投资是投资于一家有可能会掀起行业革命的公司——莫尼克公司(Ionics, Incorporated)。莫尼克公司这桩投资案充分显现了美国研究开发公司的熊熊野心以及降低投资风险的高超技巧。1948年秋天,哈佛化学系博士生沃尔特·朱达(Walter Juda)偶然和一位在同位素示踪物实验室公司工作的朋友聊天。在闲聊时,朱达告诉这位朋友他与他的同事韦恩·麦克瑞(Wayne McRae)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的薄膜,能够把海水过滤为适于灌溉和饮水的淡水。这个主意很有趣,于是,那位朋友就把朱达介绍给了美国研究开发公司的技术助理戴维斯·杜威二世。亲眼目睹两人研制的塑料薄膜的实验结果——这种薄膜能把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区分开来,杜威很快就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传统的做法是把96.5%的水蒸发掉,剩下3.5%的盐,”朱达说,“而我们的做法是去掉这3.5%的盐,只剩下水。”

杜威把朱达引荐给多里奥特。多里奥特也对这项技术颇感兴趣,但是他想实际调查一下。于是,他给一位在道尔化学公司工作的同事打电话,当时道尔化学公司也正在研究离子交换技术。多里奥特解释了这个新理念以后,他的同事断言这项技术不可能研制成功。两人没有在电话里争辩,多里奥特让朱达把一个塑料薄膜邮寄给道尔化学公司。几天以后,多里奥特收到了同事的回信:“这真是一个大突破。”于是,多里奥特投资了50 000美元,莫尼克公司就此诞生。多里奥特、杜威和格里斯沃尔德加入了莫尼克公司的董事会,吉利兰特被任命为公司总裁,朱达任副总裁和技术总监。

到了1948年底,回首这一年的工作情况,美国研究开发公司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不过它的财务状况还是不太好。在给股东的信中,多里奥特写道:“董事会认为最初制定的目标能够实现,预计公司在1949年能够获得经营利润。”美国研究开发公司将成为“向有发展前景的美国企业提供资本支持、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素。”事实上,那一年美国研究开发公司仍亏损44 000美元,由于获得了9 000美元的管理费,因此与1947年相比略有改进。此时公司的资本减少到了120万美元。

不过,几步积极的举措仍然让人们对公司抱有希望。美国研究开发公司的资产净价值第一次出现了增长。而且,其投资的多个企业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当公司组建时,有人就曾说过只有十个项目中有一两个项目是成功的,那么美国研究开发公司就做得不错了,”多里奥特在1948年的年报中这样写道,“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实际业绩已经超过了这个平均水平。”

接受投资的企业当中有一家公司实现了其远大理想,那就是同位素示踪物实验室公司。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威廉·巴布尔(William E. Barbour Jr.)称赞正是多里奥特帮助他把握住了企业的最佳成长机遇。“将军向我们这个年轻的科技企业提供两种最需要的东西:热情和正确的评价,”巴布尔说,“和其他人一样,一开始时我有很多想法和长期计划。在几年时间里,我一直纠缠于琐事。此时,幸亏多里奥特刚好及时地拉了我一把。他能让你从昏昏欲睡的状态苏醒过来,重新振作士气,让你盯住企业的五年发展目标。”1948年,同位素示踪物实验室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了一倍多,达到了700 000美元,这使得该公司获得了37 000美元的利润。于是,美国研究开发公司宣布它获得了第一笔37 000美元的资本利得收益——它以每股29.93美元的价格卖掉了同位素示踪物实验室公司1 765股的股票。此外,美国研究开发公司还获得了100 000美元的资金补充。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