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2)

步非烟传奇之温柔坊 作者:娇无那


可是这笑里有说不出的辛酸和凄凉。

我可以想象得出来,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面对身体里流出来的汩汩的血,会是怎么样的惊慌和绝望,绝不会像她说得这么轻松。

“哎呀,快走,迟到了会被朱大娘打的!”非雾忽然跳了起来。

我们匆匆擦了一把脸,就匆匆忙忙往琵琶房中赶去。

我的小腹一直沉甸甸地疼着,可学新曲子的时候,我不敢有丝毫的分心,不然朱大娘的鞭子会使我雪上加霜的。

樊姑娘看了我几眼,但并没有问我什么。

今天我们都没有被叫停挨打,这几乎是没有过的事。时间在我们的手指下流逝过去。

“明天韩夫人要听你们三个人弹琵琶,”樊姑娘离开前向我们宣布,“如果这一次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不能通过,那谁也救不了你们了,被淘汰下来的人就只能到巫云司去了。”

我们听完都紧张起来,现在我们已经都清楚了牡丹亭的情况了,牡丹亭分为天籁司,羽衣司,魔音司和巫云司四司,天籁司是乐伎司,羽衣司是舞妓司,魔音司是歌伎司,而不能归到这三个司中的人,就是被淘汰下来的人,姿色稍差的人会被转卖到青楼里去,姿色较好的就会留下来,归于巫云司,这巫云司里的姑娘,跟别的青楼里的姑娘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出卖肉体的,唯一的区别就是,牡丹亭的姑娘价钱比别的青楼要高出一大截。

其实这四个司的界限也不是十分严格,天籁司,羽衣司和魔音司的姑娘,也有可能因为冒犯了客人或者犯了别的错而被贬入巫云司。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一开始就进入巫云司,对我们来说,那简直是万劫不复。

“非烟,你跟我来。”樊姑娘道。

今天是我学击筑的日子。我答应了一声,就随着樊姑娘离开,离开前,我无意中看见了非云投向我的一瞥,那一瞥含着复杂的无法说清的东西,我的心被这一瞥弄得有些发沉。自从我跟樊姑娘学习击筑后,非云看我的眼睛里流露出越来越多的疏离。

“你击一首《咸阳古道》给我听吧。”樊姑娘站在窗前。

“樊姐姐,今天不弹新曲子么?”我坐在筑前,拿着小巧的筑尺,问道。

“不,你今天只需弹《咸阳古道》给我听就行了。”樊姑娘拔下她头上的一只金步摇,放在手心里端详着,这是她身上唯一的一件首饰,这只金步摇纯金打制,精巧至极,底部是金钗,有两股细长的金条,可以插戴在头发上。金钗顶部是一只以锤撵和掐丝法制作的展翅飞翔的金凤,凤嘴微张,口里衔一根花形绶带,全身呈涡旋纹、波浪纹、弧形,像流水一样美丽,上面镶着精琢玉片花饰,尾部分垂三串珠玉串饰。

这看上去不像是寻常的步摇。是不是那个负心的公子所赠呢?我猜测着。

“你发什么愣啊?”樊姐姐微微回身,催促我。

“啊!”我才回过神来,左手轻轻地按在弦上,右手筑尺轻敲,《咸阳古道》缓缓从尺底流出,如烟般缭绕在房中,幽咽的箫声若断若续,凄清的月色若明若暗,怀远的思绪若怨若慕。

樊姐姐凝视着金步摇,和着筑声,轻开檀口,放声歌道:“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我第一次听樊姐姐唱歌,她的声音有如真正的天籁之音,从遥远的天际缥缈地传来,歌声无喜无悲,一切悲喜在歌声之外,瞬间,我几乎忘了击筑,在这歌声中,我觉得自己忽然变得如此纯净,又如此多愁多病。

筑声渐消,歌声渐渺,最后合成一丝颤音,在空气中无声颤动。

我和樊姐姐都好一会儿没说话。

“你知道词中的秦娥的典故吗?”樊姐姐忽然问我。

“箫史妙吹,凤雀舞庭。嬴氏好合,乃习凤声。遂攀凤翼,参翥高冥。女祠寄想,遗音载清。”我轻轻吟道,这是《列仙传》里咏箫史弄玉的诗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