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家股票(2)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1921年,毛泽东将毛泽民带出韶山冲后,让毛泽民把他从父亲那里学来的经商、管家经验(包括发行股票的经验)运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求解放的事业上。

1922年下半年,毛泽东派毛泽民到安源,组建我国第一个工人消费合作社。合作社建立之初,资金严重不足,毛泽民想起了父亲创办“义顺堂”发行股票集资的办法,决定在社员中招股发行股票。正是这个举措,迈出了中国共产党金融事业的第一步。很快,消费合作社就筹集到7800余元股金,连同俱乐部拨来的活动经费,共计1.8万余元。为了方便周转资金,他提出“在兑换股设储蓄部,提倡工人储蓄,实行发放合作社纸币10万元”等措施。

1932年3月,在中央苏区,苏维埃国家银行正式成立,毛泽民担任行长。继发行纸币、公债后,毛泽民根据以前的实际经验,又一次充分利用股票所具有的筹集资金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股票应用于苏区的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之中,设计和成功发行了中华苏维埃银行股票。

延伸阅读

名人与股票

牛顿大名鼎鼎的牛顿曾当过一个疯狂的股民,结果巨亏了2万英镑。这笔钱对于牛顿来说是一笔巨款,虽然他曾做过英格兰皇家造币厂厂长的高薪职位,但那时候年薪也不过才区区2000英镑。事后,牛顿慨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马克思1864年5月,马克思获得了600英镑的遗赠。给了他在股市小试牛刀的机会。通过这一番炒股操作,马克思以600英镑的本金,赚取了约400英镑的净利润。虽然没赚到天文数字,但对于这段谨慎的炒股经历,马克思自己颇感自豪。

凯恩斯相比马克思的短期炒股小游戏,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炒股经历则不仅很长,而且还获得了良好收益。在他36岁时,资产只有约1.6万英镑,到他62岁逝世时,就已达到约41万英镑了。在这些个人资产中,炒股赢利占了很大比重。

凯恩斯的特别之处在于,他通过自己炒股的经历提出了经济学理论,其中就有著名的“空中楼阁”定理。凯恩斯提到:“股票市场的人们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是根据他人的行为来做出决定的,所以这是空中楼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