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陈光甫——中国第一银行家(5)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陈光甫是江苏镇江人,但他不只在家乡招工,而是在全国各地网罗人才。摆脱中国家族式的经商观念,吸收西方现代的管理方法,这是陈光甫比同时代的银行家高明的地方。

郎念祖说:“陈光甫后来自己讲,训练班等于我的黄埔军校。就是他的基本队伍,后来的会计主任,一部分的监事、襄理,很多都是训练班出身的人。”

陈光甫经常派高级职员到美国的银行实习银行业务,扩大视野,这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他还把银行的股份分配给每个职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人人都是股东,正如行训所倡导的那样——“银行是我,我是银行”。

82岁的吉嘉禄是原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职员,他还记得当年刚进行的情形:

“我们进去以后,我第一个印象很深的,就是人事部门的负责人找我谈话。录用我以后,马上就叫我到理发室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里面有一个理发室,没有话讲的,不管奶油头还是大包头,一律剃成一个标准的头。他跟理发师傅都关照好了,进去的人,都要照上海银行那个方式,就是不长,也不短,好像正正规规的派头的头。”

郎念祖也记得一些生活和工作的小节:

在生活上陈光甫不搓麻将、不赌博,他就是喜欢看书,他自己买了许多书。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行的地方,成立了一个图书馆。他看过的书就放在图书馆里面。他自己也督促别人看书,他每次和人家吃饭的时候,他就说,虽然你原来读书读得很好了,但是你一定要经常补充新知识,如果新知识不补充进去,你就要落后了。

经过20余年的苦心经营,陈光甫创下了一份辉煌的基业。到抗日战争前夕,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存款额最高时达到两亿多银元,有80多个分支机构,两千多名职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为全国最大的私营银行。

1935年2月,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访问苏联,而承办这一业务的就是陈光甫创办的中国旅行社。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旅行部,这就是中国旅行社的前身。中国旅行社成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顾客服务的先锋,旅行社的分社开到哪里,银行的分行就紧随其后,两家机构共同履行着“服务社会”的使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