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林毅夫——富国智囊(1)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林毅夫教育自己的学生:“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是累死在书桌上。”

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正式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是世界银行首次任命发展中国家人士出任这一要职。

林毅夫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第一个提出了“新农村运动”的概念,第一个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问题的本土经济学家,第一个登上剑桥大学马歇尔讲座的中国学者……许多的“第一”,记录了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求索。

林毅夫原名林正谊(义),1952年10月15日出生在台湾东北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交通闭塞、民风淳朴的小县城——宜兰。与很多贫困人家的子弟一样,他从小就体味了生活的艰辛。

当时的台湾,刚刚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传统文化与爱国(包括大陆和台港澳)思想却依然深入人心。祖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先贤先烈的事迹,都让喜欢历史的林毅夫向往。聪颖好学、独具抱负的他,从此形成了强烈的大中华情结。以至于好多年后,他送给妻子陈云英的定情物,竟是一本价格不菲的名叫《锦绣山河》的画册,里面是唐诗宋词里的黄河和长江。

夜渡海峡回大陆

1972年初,正在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就读、担任学生会主席的林毅夫,申请转赴陆军官校。在升学主义至上的台湾,台大是很多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而军校一向是联考淘汰者的无奈选择。林毅夫非同寻常的选择,立即受到褒奖,最高领导人甚至出面接见。一时间,他成为青年楷模、军方明星,常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1975年,林毅夫以第二名的成绩从陆军官校步兵科毕业,留校担任学生连排长。一年后,他又考取“国防”公费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8年硕士毕业,他随即返回军中,赴金门担任“马山连”上尉连长,主要负责接待外宾参观第一线连的任务。这个连是全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也是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最重要的一个连。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