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发兄弟——招摇撞骗,套现出逃(1)

金融史其实很有趣 作者:赵涛


随着互联网、高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世界经济开足马力,呈现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与此同时,各大公司的经理人们也开始不约而同地在做同一件事:将企业的成功和荣誉都揽在自己一人头上,利用一切机会炫耀自己的才能、争取公众的好感,借此一夜成名赢得大家的信赖。许多投资者于是被这些明星经理人头上的光环所蒙蔽,盲目追捧甚至顶礼膜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1997年10月底,EM.TV集团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创业板块新市场挂牌上市。当时的人们不会想到,这家公司日后会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代表,盛极而衰,令人扼腕。这里必须提到一个人:托马斯·哈发(ThomasHaifa),就是他抓住了上市的机会,一时间叱咤风云。

哈发曾在媒体巨头雷欧·基尔希的公司担任高级经理,后来于1989年和他的哥哥一起成立公司单干,主要从事儿童卡通电影的制作和发行。哈发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其客户群也还是原来基尔希媒体集团的老客户,他们不过是这些老客户的另一个选择而已。于是很快,年轻的哈发兄弟就尝到了苦头。1996年,公司亏损140万马克,年销售额不过1670万马克,公司状况岌岌可危。托马斯·哈发试图寻找合伙人来投资,结果未能成功,随后,他谋求在法兰克福的股市创业股板块新市场上市,却发现审批过程太过漫长。万般无奈之下,他决定自己走到前台来,靠个人魅力在股市上赢得投资者的信赖。

这一做法风险很大,因为类似哈发公司的股票在德国投资者心目中一向信誉欠佳。人们对于这样的公司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它的好坏。除了拥有一些关系户、一堆电影胶片和一张营业执照之外,这样的公司没有什么值钱东西,所以公司的股价也很难确定。但在当时,45岁的托马斯·哈发给人的感觉非常平和,没有丝毫的野心和傲气,几乎所有的合作伙伴都认为,他是一个很有气质的儒商,而且年富力强。(“哪里有他的出现,哪里就有EM.TV特有的芬芳,那就是成功的气息!”德国著名的《五花八门》杂志有诗为证。)哈发本人的确天生就具有超乎常人的营销才能,并把这一天赋发挥到了极致。他先是把公司名字改成唬人的“EM.TV”,然后亲自去游说各大银行、证券分析师和庄家大户来购买公司的股票。哈发不厌其烦地向人们宣传他的公司增长潜力是如何巨大,因为电视节目市场发展迅猛,而他的公司正是要购买十几家频道的转播权。与此同时,EM.TV自己制作的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其中的动画片如《芝麻街》和《沙滩男孩》等都是电视台的热播节目。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