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书房(5)

尘世羁:上 作者:沧海月明


“叫我怎么说呢?为了你,九弟不知道跟我打了多少饥荒……可巧娘娘寿诞,我好不容易从四哥府那个铁门栓里把你请来了,九弟却在我府里每天转来转去,就是不去见你。”

我完全没有想到,这是九阿哥一手促成的,想起他那夜握住我手的情景,我不由得抬起一点头,诧异地看了看一直没有开口的胤■。

他仍然用那种含义不明的尖锐目光死盯着我。

我又看了看胤■,近在咫尺,我不得不承认,他的确长得很俊秀,脸上的线条……想到他的四哥说他“心有山川之险”,我倒发现,比起这北方的荒漠大川,他好像江南那些秀丽起伏的丘陵。从他高贵儒雅的脸上,能看出他日后尚不如寻常百姓的结局吗?

他轻轻咳嗽一声,我才发现,自己好像又花痴了……那个汗啊……怎么就这么喜欢看漂亮的人呢?真是不长记性!我狠狠地鄙视了自己一下,他先是有些好笑地看看我,又转头仿佛很奇怪地看了看一直不做声的胤■,似乎在想怎么收场,然后说:“如今你既来了,不如就为我们弹唱一曲如何?听九弟、十弟说,你那日在沁芳阁教苏州的女孩子们,演那首《在水一方》,很是动听啊。”

他们去了?那为什么又没有进去?我紧张地思考着,心里的话又脱口而出:“老听那一首,不腻吗?”

他显然没想到我的态度会这么差,愣了一下,又笑了,这次听上去,笑得还算真心。

胤■却等不及地又开口了:“我就知道,轻易请不到你开金口的。那我就等到娘娘寿诞那日,再看你有什么惊艳的曲子吧。我却还有一事不解……”

我心里得意地咕哝着:你等吧,慢慢等,我就不唱,我偏不唱……呵呵。

他却在问另一件事:“刚才在那屋子里,你似乎只对书、画两样感兴趣,书,你似乎也没有找到什么看得上眼的,倒是对那幅画儿……我问你,你指着那幅画,在念叨什么呢?”

没想到他观察这么仔细,可是我也不怕……这年头幸好没有窃听器。

我不慌不忙地答道:“奴婢是觉得,那画儿好生奇怪,大概,是在念叨这个吧。”

胤■也站起来,拿扇子一拍手心,说:“老十四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你看那画儿时,不像是奇怪的样子,倒像……倒像是见了熟人的高兴神气!”

我已经受不了了……上帝作证,康熙的这些儿子,哪个是省油的灯?再这样被他们盯着审下去,我就要晕倒了……

对啊!我可以晕倒!电视剧里好像最喜欢用的一招!我为自己的机智窃笑了一下,当机立断……

扶着头,软软地晃了几下,我就要往地上倒。心里想着,你们怎么还不来接住我?我可不想真的在地上摔个囫囵……

“哎?怎么了?”胤■毕竟最年轻沉不住气,已经吃惊地叫出来,一把扶住了我。我顺势安心地倒了下去。

闭上眼之前,我看见一直坐着不动的胤■似乎双手一撑,想站起来……但后来的,我就没看见了。因为在一阵忙乱之后,我被一抬软轿送回了沁芳阁。

直到晚上,我的脸色一直都真的非常难看,成功地让所有的人都以为我真的很虚弱。

在大夫、锦书、兰香和一大群女孩子的忙乱和吵死人的唧唧喳喳中,一直让我脸色很难看的,是我心里一直反复想着的,刚才在“书房”的情景。

别的都想得一团乱麻没有头绪,但只有一件……

九阿哥胤■,他在整个过程中,只是坐在那里,目光从未有一瞬离开我,却一句话都没有说、没有问。

想起小时候外婆说的话:“咬人的狗不叫。”我的直觉意识到,麻烦恐怕正是来自于他。

注:18世纪英国风景画家乔治·摩兰(Giorgio Moreland),此处是随便引用的,年代不一定契合,康熙末年才刚进入18世纪初叶。还是那句话,小说家言,不要细究,纯属娱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