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胤禟(3)

尘世羁:上 作者:沧海月明


我很满意这个效果,站起来,行了个标准的福礼,等待他们开口。

胤■笑着先开口:“这果然是你才能唱出来的曲子,这词儿虽是古的,却和我当日听到的你的慷慨陈词一样有警世醒人的效果。好!——你若是我府里的丫头,早该赏你了。”

胤■仍然是那种危险的笑,说着话,眼睛只看着我不动:“老十四,这样的丫头,你怎么赏?银子?嫌俗;衣裳首饰?看她也不爱穿戴;赏其家人?她没有家人……真是为难了的。”

胤■一听,也乐得点头称“是”,呵呵地笑起来。

杨大人击节叹道:“这是前朝杨慎所做《临江仙》,原为感叹汉末三国人物的,老夫还从未听过有人把这词唱进曲子里……”

最能影响全场气氛的主人胤■此时突然叹气,道:“凌姑娘此情此景,让各位想起什么?唐宋盛时,人皆云,柳永词,只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则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说到这里,他突然露出我从未见过的疑惑表情凝视我:“可如今凌姑娘这娇滴滴的模样身段,却慨然歌之‘大江东去’,足令我辈须眉汗颜啊!”

那个杨大人连连捋须点头,道:“凌姑娘和锦书姑娘这样的人物,我今儿才算是见着了……”

想到锦书,我连忙回头看她,她怔怔地盯着地板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们又自顾评论感叹起来,我却已经无心听他们的评论了,躲避着他们各式各样惊异的目光,悄悄退到锦书身边站着。

又闲话了几句,叮嘱我们好生排演,需要什么就问何公公要,又特别对锦书说“要放宽心,我自会照应”之后,胤■让我们退了出来。

又侥幸过了一次关,我急着想问锦书的事,但一路上时常有人,我只好急急忙忙地走路,想回去了问个明白。

刚走到一个假山石的转弯处,一阵清脆爽朗的女子笑声远远传来,烘托它的是一片嗡嗡的女人声音:“福晋您真是菩萨心肠……哪里能见着福晋这样的人物啊……谁不夸福晋您……”

阿谀声里显得那个女子的笑声分外志得意满。我正在发愣,锦书已经敏捷地一把把我拉到路边,拽拽我示意我和她一起跪下。我已经反应过来,遂乖乖地在路边跪下,低头等着这位福晋走过。

果然很快就香风阵阵,我只看见一群各式各样的女鞋簇拥着一双大红绸面绣彩蝶逐花踏花盆底儿的宫装鞋子走过。一路环佩叮当,煞是好听。

眼看花盆底儿已经走过我们,我松了一口气,正要抬头看,却听得脚步声停了,一个青年女子的声音说:“哟,这好像是锦书姑娘嘛。”说着花盆底儿退回几步到我们跟前。

锦书恭顺地说:“给福晋请安。”我也连忙跟着说了一遍。

“起来说话吧。”

我们站起来,仍然低着头,我只看见她穿着一身大红底滚黑边绣百鸟朝凤花样的旗装。

“这是从哪儿来啊?旁边这位……好像不是你们班子的?”

我不想在这样的女人面前显得怎么样,就没说话,锦书说:“回福晋,这是四爷府上的凌姑娘。八爷刚刚叫了我们去问话。”

“哦?就是那个四爷府的凌姑娘?抬起头来说话嘛。”

我只好抬起头,看看眼前这个康熙儿媳妇里最出名的八福晋。

和初见四福晋时一样,她也有一群丫鬟老妈子簇拥着,吊梢丹凤眼,菱形小嘴,眉飞入鬓,二十岁还不到的样子,神采飞扬,表情总像是在笑,但这笑意并没有延续到她眼里。

王熙凤!这是我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个念头,飞快地对比了一遍她和王熙凤样貌气质和身世的相同点——特别是身世命运,都是出身名门,以其能干在公公兄弟妯娌内是出了名的,靠了一座冰山而不自知,有精明而无智慧,以至于落得个……

还在垂着眼帘出神地想着,她已经哧哧笑着,开口了:“凌姑娘和锦书姑娘真是一对儿玉人儿似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