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风起平原(3)

天下1:风起 作者:宁致远


车夫被车内巨响吓一跳,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楚亭棠也觉得自己失态了,定了定神,说道:“没事,回府吧。”

楚府位于上京城西,是城西最大的一个府第,朱红门上斑驳的痕迹似乎表示着楚府的百年历程,唯一灿灿如新的是太祖亲笔题写的“逍遥侯府”的横匾。

楚亭棠走进府里,一旁的仆人走上前来禀报,老太爷回来了,在书房等他。

楚亭棠一惊,父亲前些日子回乡祭祖,怎么这么快回来了?当下不敢怠慢,连忙向书房走去。

楚天放——楚氏族人当代的宗主,坐在书房中看著书,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虽然退隐多年,但依然精神抖擞,看不出什么老态。

楚亭棠走了进来,向楚天放施了礼:“父亲,您回来了。”

楚天放并没有理他,依然独自看书。

楚亭棠感到有些不自在,从小到大,他最怕的就是父亲这种情形,因为这预示着对自己的不满。

楚天放突然说道:“今天早朝很热闹啊。”

楚亭棠并不感到意外,他知道父亲虽然已经退了下来,但朝中耳目还是不少,消息相当灵通。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是的,父亲。皇上想调郭怀、楚名棠回朝中,但群臣激愤,纷纷上奏反对,最后只将郭怀调回朝中任兵部尚书,楚名棠任平原郡太守、南线大营统领。”

楚天放“哦”了一声,又问道:“听说前些日子宫里的琳贵妃身边的李副总管找过你?”

楚亭棠一愣,应道:“是。”心中却一沉,暗想,这事老爷子怎么也知道了。

“所为何事啊?”

“琳贵妃想让孩儿从中出力,将楚名棠调回朝中。”

“那你怎么说?”

“孩儿想楚名棠以太守一职调回朝中,只有新空缺的两个尚书位适合于他,想必琳贵妃也是此意,不过孩儿已是刑部尚书,朝中还无先例同族之人皆任尚书,便以此理由回绝了她。”

“胡涂!”

楚天放将书一扔。虽然先前已猜到楚亭棠不会答应,但没料到楚亭棠竟回绝得如此直接。

楚天放气得站了起来,来回踱了几步,指着楚亭棠骂道:“为父知道你一向骄横,行事飞扬跋扈,但他们两兄妹现在是何等人物,岂容你如此怠慢。你不想从中出力,但虚委以蛇,口上答应下来又如何,难道非要得罪他们不可?”

楚亭棠满面通红,楚天放自从退隐之后,甚少管事,没想到今天居然为此事如此震怒,心中十分不满,答道:“难道我们楚府还怕了他们?”

楚天放气极而笑,道:“不成器的东西,你以为你身为刑部尚书不得了了,只不过是为父退隐,皇上为了安慰楚家,才让你主持刑部。但你看你这些年都做了什么,什么案子都要奏请皇上处理,自身不正,有何人对你敬畏。在朝中还不安分,所谓官场不树无谓之敌,这么多年官你白当了?何况他们还不是旁人,他们也姓楚,也是楚家族人。”

楚亭棠心中怒极,站起来道:“对,他们也姓楚,不是外人,但我是你儿子,你不帮我,反而去偏帮外人。”

楚天放一愣,道:“我何时帮过外人?”

楚亭棠心一横,将多年怨气全部发了出来:“当年王家大小姐要嫁给楚名棠,我外放青州任知县,鞭长莫及,但你为何不帮我,当年只要你出面,王烈那老匹夫还敢驳你面子不成,而你不但不帮我,还作为楚名棠在京家长主持大婚,写了一副什么“天作之合”的对联。你难道不知道楚名棠这乡野匹夫横刀夺了你儿子的爱吗,你这不是帮外人,那是什么?” 说完,气冲冲地坐下。

楚天放沉吟半晌,冷静了下来,说道:“为父一直以为你只是因楚名棠出身贫贱而看不起他,原来你还对这事记恨至今。但你当年与王家小姐没有媒妁之言,又不在上京,当时你要我如何做起。”

楚亭棠道:“但你出面将此事拖一拖,待我从青州赶回与王家小姐见上一面,定能使她改变主意。”

楚天放真给他气乐了,道:“与王家小姐见上一面就能改主意?你真是自视太高,当年王烈那老小子还有点看不上楚名棠,要不是她女儿以死相逼,他怎会答应此婚事。”

楚亭棠恨恨地说:“那楚名棠肯定使了什么卑鄙手段,才使大小姐不得已而为之。”

楚天放摇了摇头,楚亭棠偏执到如此地步,根本无法劝说。

他负手而立,突然淡淡地道:“你当年的心思为父怎会不知道,但你怎知为父没去找过王烈?”

楚亭棠惊道:“找过?但我怎么不知。”

楚天放讥笑道:“你何曾问过?”

楚亭棠急道:“那王烈如何说?”

楚天放悠悠地说道:“其实真正迫使王烈同意这门婚事的并不只是王家小姐,还另有其人。”

“谁?”

楚天放往上指了指:“当今皇上。”

楚亭棠一时惊呆了,皇上?当时楚名棠只不过是个状元而已,怎么可能让皇上为他力压镇北侯?

楚天放道:“当年楚名棠、郭怀分别高中文武状元,皇上就多次微服出宫,与他们私交甚密,后来楚名棠不知如何与王家小姐相识,王家小姐唯恐王烈不许,所以特请皇上为他俩做主。”

楚亭棠喃喃地说道:“这些事我怎么从不知道。”

楚天放哼了一声道:“你不知道,不看看你整天在忙些什么,也不想想,郭怀和楚名棠短短十几年,一个已是兵部尚书,一个把持南线军政大权,俨然一个镇南王,楚名棠还可以说是王家的女婿,郭怀呢,没有丝毫背景,如今也已是朝廷重臣,如果没有皇上的扶持,他怎么可能到这一步。当今皇上虽不是英明之主,但也绝不是个简单的人物,早就对朝廷一干大臣相当不满,只不过三大世家把持朝政多年,根基深厚,门生遍布天下,不然皇上也不会到今日才把郭怀调至朝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