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重返上京(3)

天下1:风起 作者:宁致远


吴安然长吁口气,道:“那与楚堂主一同退出魔门的那位长老可是王长松王长老?”

楚夫人在一旁答道:“正是,只是后来改名王镇远,就是妾身的先祖镇远公。”

吴安然看了看楚夫人夫妇,道:“那大人和夫人怎么不会武功?”

楚名棠笑道:“先祖和镇远功曾立誓不将魔门武功外传,其中包括自己的后人,楚王两家从此也再没人修习魔门武功。这些秘密因夫人是王家长女,当然早就知道,本官则是几年前才听楚氏族人说过,却没想到世道轮回,当年先祖是血影堂堂主,如今铮儿又拜先生为师,重新修习血影堂武功,这倒也并不违背先祖誓言。”

吴安然却有些郁闷,他看楚铮那小子怎么也不像血影堂的传人。

离开平原城的日子终于到了。楚名棠坐在马车内,轻轻掀开窗帘,看着这熟悉的街道,不由得长叹一声。终于要离开平原城了,为了这一天,他整整等了十三年。

此时天刚微亮,但路两旁还是站了一些百姓,静静地看着太守大人的车队。楚名棠任太守期间,赏罚分明、治理有方,平原城日渐富庶,城中百姓是感受最深的。听说太守大人要调往京城,颇有几分不舍,不一会儿,人越聚越多,但却井然有序。

车队到了城门口,平原郡内百官在此已等候多时。楚名棠走下马车,与继任太守宁方谦为首的几个官员寒喧一番。宁方谦的女儿已与楚轩定亲,原本准备楚名棠从江边大营回来后便成亲,却不想楚名棠这么快就调往京城,此事只好耽搁下来,等楚名棠到了京城安定下来后再做定夺。

楚名棠和宁方谦是多年老友,又是准亲家,相互之间客套话便少了许多,楚名棠对宁方谦交代了一番,向众官和百姓们拱拱手,重新登上马车。为了楚名棠此行安全,宁方谦又从平原大营调了三千军士,随着楚府的二千家将一起上路了。

依楚名棠的性子,他并不想打扰沿途的官府。但楚太尉上京赴任,途中各郡府岂敢怠慢,早就打听好太尉大人的行程,楚名棠每到一处,当地官员离城十里相迎,楚名棠也不好驳地方官员面子,只好随他们去了。

楚名棠转念一想,皇上圣旨只是催促自己早日离开南线大营,却并未明确限自己何时到京,何况自己既然要到朝中为官,能对地方官员多了解一些也是好的。于是他一路上暗中观察,倒也对那些官员了解了七八成。

楚名棠忙于应酬,楚铮觉得郁闷无比。算起来这次是他转生以来第一次远行,很想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偏偏楚夫人有了上次血的教训的,对他看管颇严,整日督促楚铮读书写文。一说到作文章,楚铮想想都头疼,这个时代流行骈文,讲究的是语句结构的平行和对偶,格式大都是四六句式,即四字句对四字句,六字句对六字句,对平仄和典故运用严得苛刻,偏重追求华丽的辞藻,用的最多的词语是颜色、金玉、灵禽、奇兽、香花、异草等,过于追求形式整齐、词句骈偶。为了适合四六句式的需要, 往往要割裂词语, 如“杨得意”说成“杨意”,“钟子期”说成“钟奇”,楚夫人所推崇那些名家所写的骈文作品有些用典过多,堆砌成篇,不仅使文章繁冗,而且使内容隐晦难懂,楚铮如读天书。他原本是个理科生,对文学涉及不多,对什么骈文更是闻所未闻,所知道的也大都是一些唐宋名家的诗词,前些年也曾做梦也许凭此能混个大文豪当当,却没想到这些在这世界根本没用。楚铮怎么也想不通,项少龙怎么就凭那几句半吊子诗就能让别人把他当成帝王新星,可他偶尔露个一句半句就被楚夫人拎着耳朵训斥,说什么词不达意、对仗不工。

他真希望能投胎于唐朝,他所知的一些李后主的词还能派上用场,而不用像现在这样都要从头学起,更让他痛苦的是明知道所学的东西是落后的已被淘汰的,却不得不学,就像明明可以用一大堆又好又方便的编程软件,却偏偏被逼着死记APT语言。

楚铮实在受不了了。楚夫人每日午后都要小憩片刻,楚铮瞅准机会,趁没人注意,从花园翻墙出去了。楚名棠此次住的是当地知府的府邸,因为地方不够,家将和平原大营的军士只好在府外守卫,楚铮已观察数天,此时熟门熟路闪过两队巡查的士兵,径直向闹市去了。

楚铮出府后刚拐了个弯,却看见吴安然负手站在街口,满脸阴沉。

楚铮并不惊讶,他知道吴安然是受楚夫人所托,笑呵呵地打个招呼:“今天天气不错啊,师父,用过饭了吗?”

吴安然有些恼怒地看了楚铮一眼。方才他刚端起饭碗,却发现楚铮不见了,知道这小子肯定想溜出去,连忙赶到这里来等他。

楚铮走过来拉住吴安然的手道:“看师父的表情就知道,师父为徒儿操劳得快茶饭不思了。听这里的下人说城内有个千山阁,是位退隐的御厨开的,名声远扬,既然出来了,今天徒儿做东孝敬一下师父。”

吴安然哭笑不得,他对这徒弟真没办法。不过这几天来他也待得有些闷,也想出来走动走动,有自己陪着楚铮,应该不会有事。

吴安然冷声说道:“把手放开,难道你认识路?”

楚铮笑道:“徒儿不认识,可它肯定认识。”从怀中掏出几枚铜钱抛了一下,向路边一个小孩儿说道:“带我们去千山阁,这钱就是你的。”

小孩两眼放光,很痛快地把两人带到千山阁。

千山阁生意果然火爆,底楼已经坐满了人。楚铮看了看,向门口店小二问道:“楼上还有没有雅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