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石村(5)

香血 作者:大袖遮天


在他们送三娃去医院的同时,县消防队的三辆消防车全部出动了,呼啸着穿过田地和山林,前往三石村。

三石村的大祠堂已经不存在了,一片焦土,瓦砾堆中,横陈着几具烧焦的尸体,发出一股难闻的焦臭味,同时带着一种难以描述的异香。在场的三石村的村民看见消防官兵来了,连忙迎上来,大致说了起火的情况,是食用油打翻在干草垛上,被烟头点燃引起了火灾。消防官兵在现场搜出了8具尸体,全部都是外村的死者,在场的三石村人没有任何伤亡。那些消防员有些就是附近村子里的,据他们后来的议论,这事相当奇怪。根据现场火灾的情况和三石村村民说的情形,当时所有的人都在祠堂内吃饭,火灾突然发生,那个祠堂是木质结构,一旦燃烧起来,火势见风而长,难以遏制,不可能有那么多人逃得出去。

他们说,在场的三石村的村民不但没有一个死的,连一点伤也没有,但是他们的衣服却全都烧得破烂不堪,依照衣服烧坏的样子来看,穿衣服的人不死也得重伤。

而更让他们不解的是,他们路过几间房子时,分明从屋内传来呻吟声。

一个消防员出于职业的敏感,趴到一间屋子的窗口朝内看,看见床上躺着一个人,典型的烧伤症状,全身大面积溃烂,正在辗转呻吟,屋内散发着一种浓郁的香气。那消防员当即便要进屋将人带去医院,却被其他村民阻拦了。

“不用送医院,”村长说,“他过两天就没事了。”

“胡说!”消防员为他们的无知而愤怒了,“烧伤得这么严重,再不送医院就晚了!”

然而无论消防员如何劝说,村民们都不为所动,甚至那伤员的老母亲,也冷冷地劝消防员不要多管闲事。

消防员们没有办法,只得抬着尸体离开了三石村,一路上不断听到附近房子里传来的惨叫和呻吟声,他们很想去看个究竟,但是村民们警惕地拦着他们,要他们不要多管闲事。

“这是怎么回事?”我感到非常奇怪。

“你这就奇怪了?”赵春山冷笑一声,“更奇怪的还在后头呢。”

这些消防员中有的人,暗暗记下了有伤员的房屋,最后一统计,居然有30多名伤员。根据当时的情况一推测,伤员的名单也出来了。他们向上级一汇报,县里感到事情严重,连忙派了一个医疗大队下乡,出动了6辆救护车。

“6辆车啊,”赵春山啧啧叹道,“县医院一共才两辆救护车,其他几辆都是卡车临时改装成了救护车。可是你猜怎么样?”

我被他神秘的眼神所吸引,不觉靠得更近一些,好听清楚他说的话。

赵春山眯起眼睛,一边回忆,一边继续说下去。

那个医疗大队半天后到了三石村,并没有受到任何人的欢迎,相反的,所有的村民都对他们的到来显示出排斥状态。这些医疗人员常年在乡下工作,倒也知道有些农村的确有这种古怪情况。多半是因为农村经济条件限制,使得人们不愿意花钱上医院看病。他们并没放在心上,依照消防员们提供的名单和地址,一一上门寻找伤员。

但是他们没有见到一个伤员。

名单上的人,一个个生龙活虎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冷漠而排斥地看着他们。

整个村子里,没有一个伤员。

“名单上的人都很健康,每家每户敞开门让他们进去,没找到一个伤员,”赵春山说,“他们只闻到一种古怪的香气,特别浓的香气。”

这是他第二次提到这种香气了。

我忍不住打断他的话:“那种香气是什么样的?”

“不知道,”他摇摇头,“谁也说不上来,只是闻了让人心里很难过,仿佛很想哭,”他望着我,又加了一句,“有的医生莫名其妙地就哭了,问她为什么哭,却又说不上来。”

“后来呢?”我急于知道下文,“三娃不是说三石村的人都已经死了吗?”

“是啊,”赵春山意味深长地看着我,“三娃是这么说的,那么多消防员也都听见和看见了受伤的人,你说这事奇怪不奇怪?”

医疗大队无功而返,带回来的消息让每个人都觉得奇怪。消防员后来又去三石村调查事故原因,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仿佛一切都如三石村村民们所说的那样,真的只是意外,真的没有任何三石村村民受伤,至少表面上看来是如此。但是流言也就渐渐多起来了,附近村庄的人对三石村的事件都感到奇怪,有些人出于好奇,便有事没事地跑到这村里来,想打探出一些什么事。三石村和附近的村子都是通婚的,这些人以走亲戚的名义而来,自然是充足的理由。三石村的人到外头办事上学,旁人也努力想打探出一点消息来,但是他们的嘴很紧,什么也不肯说。不仅不肯说,三石村的人,渐渐地举止怪异起来,似乎不大欢迎旁人到他们村里来。

“嗯,这倒是。”我对他们不欢迎旁人这点,倒是印象深刻。

“不光是不欢迎旁人,”赵春山道,“他们自己也变得很怪。”

火灾过后没多久,三石村里3个女孩突然失踪了,警察找遍了整个县城,也没找到人。村里的其他人也渐渐地变得古怪起来。他们村不算富裕,一向都比较节省,然而自从火灾以后,仿佛突然都有了很多钱,各种平常农村人不舍得轻易购买的高档电器、衣服和其他商品,通过村里几台拖拉机,络绎不绝地运进村中。赵春山曾亲眼见过,有个40多岁、面皮粗糙、一向勤俭持家的女人,居然买了近千元的化妆品。不仅如此,村里的人还隔三岔五便到县城里最大的游乐城游玩,一趟下来,几百元便流了出去。这种不顾将来的消费方式让邻近村里的人连连啧舌。有的好心人便劝他们不要如此,多为将来考虑,然而他们一律都是苦笑着说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定,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