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为什么要提高观察力(3)

林格教你:21天提高孩子观察力和创造力 作者:林格


除了自然科学以外,人类其他活动也离不开观察力的作用。

比如文学。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19世纪伟大的戏剧大师易卜生说:“做一个诗人是什么意思呢?我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意识到,做一个诗人实质上是观察。但是,请注意,他的观察要达到这样一个程度:观众现在所看到的、所了解到的全部是诗人早就观察到的。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东西,才能观察到这种程度,才能理解到这种程度。”中外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在作品中把人物、场景描写得生动传神,一方面与他们高超的文学表达和丰富的想象紧密相关,一方面与他们高度敏锐的观察力有很大的关系。

在战场上,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现代经济,更是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和“眼球”,才能带来更大的飞跃;政治活动、生产劳动、艺术创作、学术研究、教育实践……都离不开观察力的作用。

观察力是形成技能的必要条件。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其实也就具有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养成技能的过程自然而然会变得轻松。良好的观察力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记忆等多种思维活动,促进学习和工作的进步。很多人急于求成,看不到观察力与学习进步的直接利害关系,而对其训练极不重视,结果往往始救不及。其实,如果不去有意识地加强观察力的培养,使其在复杂的事物和现象中善于观察事物和现象的细微变化及其本质特点,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充分感知,获得规律性知识,分析、判断和综合概括能力也将难以得到提高,而这些都是智力发展、学业进步和人生腾飞的必需条件。

其实,我国古人是非常重视人的观察力的培养的,“明察秋毫”、“见微知著”、“仰以观于天文,俯以查于地理”……无一不在启发后人。我国古代学者用肉眼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察,在甲骨文中就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据初步统计,在我国古书中,关于彗星的记录多达500次;对太阳黑子的记载有一百多次;对流星雨的记录近二百次……现代西方天文学家曾惊叹:“中国古人测天的精勤,十分惊人。黑子的观测,远在西方人之前大约二千年,历史记载不绝,而且相传颇确实,自然是可以征信的。”正是这不断沿袭的注重观察的传统,才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璀璨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于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孩子,观察力的培养和提高非常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对学校中的“差生”进行了研究,发现“差生”的普遍特点就是观察能力较差。这些孩子虽然也瞪大眼睛去看事物,但是所见到的东西不一定很多,甚至还会出现很多错误。正如人们所说的:“善观察者,可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宝山而空回。”受掣于观察能力,“差生”们掌握知识的能力也逐渐降低,求知欲望渐渐下降,最终厌倦学习。反之,如果拥有了好的观察能力,学习的热情自然而然得到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渐渐提高,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观察力也是未来人类的综合素质之一,较好的观察力有时候可以视为较好的思维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观察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作为一个普通人,即使不打算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学会观察也是非常必要的。在现代和未来社会,学会观察社会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制定出自己的行为准则,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