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彼得原理(1)

世界上最神奇的30个经典定律 作者:龙吻


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从大量失败案例中总结出一条原理: 在一个等级制度中,每个雇员 都倾向于晋升到不能胜任的地位。 这就是著名的彼得原理,是关于层级组织最精辟的论述 之一。

概述

彼得原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 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 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指出,每一个职工由于在原有职位上工作成绩表现好( 胜任),就将被提升到更高一级职位;其后,如果继续胜任则将进一步被提升,直至到达他 所不能胜任的职位。由此导出的彼得推论是: 每一个职位最终都将被一个不能胜任其工作 的职工所占据。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达到不胜任阶层的员工完成的。 每一个 职工最终都将达到 彼得高地 ,在该处他的提升商数为零。至于如何加速提升到这个高地 ,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上面的 拉动 ,即依靠裙带关系和熟人等从上面拉;其二,是自 我的 推动 ,即自我训练和进步等。前者是被普遍采用的。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 向上爬 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 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彼得原理是关于层级组织最精辟的论述之一。这是因为组织往往倾向于根据职工目前的工作 成绩,直接将职工提升到更高级的职位,而忽视了对职工进行相关考核和培训。可事实上, 职工目前的工作成绩与更高级的职位并无必然的关系,一名出色的技术骨干不一定适合做技 术主管,一名优秀的销售主管不一定适合做销售经理。其实更高级的职位需要的是更大的胆 识、更强的能力、更高的素质,而不是职工在目前的岗位上做得有多么好。

只不过任何理论都具有两面性,职工提升为组长依然称职、组长提升为主管依然称职的 案例也有很多,因此不是说提拔人才不好,而是说提拔人才要有相关的机制,要进行考核与 培训。考核与培训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否则便会流于形式,失 去应有的意义。当提拔人才没有约束的时候,组织中不称职的职工就会越来越多,从而会导 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彼得认为,由于彼得原理的推出,使他 无意间 创设了一门新的科学 层级组织学 。该科学是解开所有阶层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凡是置 身于商业、工业、政治、行政、军事、宗教、教育各界的每个人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也 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当然,原理的假设条件是:时间足够长,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

彼得原理对于组织和个人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 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 根据贡献决定晋 升 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 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 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 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 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 给企业带来损失。

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的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唯一动 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上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 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滑铁卢战役

导致拿破仑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