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总统和土豆的问题

禅来烦去 作者:雷黑子


第三章禅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另一只眼睛

孩子,是父母生命中的一切,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孩子不但没有沿着父母的愿望走,反而成为一个平庸的人,有的孩子甚至视父母为仇敌。父母愤愤不平,自己含辛茹苦拉扯孩子,到最后希望破灭不说,还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南怀瑾先生说:“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残害我们的幼苗。”当然这一句话作老师、作父母的听起来不太舒服愉快,但是我们的确是在做着这样的事—把天才变成庸才,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不断地增加着自己和孩子的烦恼。那么,不妨让我们做父母的来听几个小故事,看看能否找出点禅机,用另一只眼睛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消除我们日积月累的烦恼,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健康成长。

1 关于总统和土豆的问题

阿陶的烦恼

这一天阿陶和依依来找我,说:“最近我和依依老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现分歧。她也太惯孩子了,什么都纵容她,孩子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有一次我说了孩子几句,依依差点和我翻脸。”

依依说:“孩子是需要欣赏的,不能用硬态度,你看人家那赏识教育说得多好,教育孩子的核心是要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阿陶说:“我妈在我小时侯也不懂什么赏识不赏识,她只知道‘棍棒底下出孝子,娇生惯养无义郎’。我不是照样考上了大学?孩子就是要严加管教才行。”

小黑的故事

我说:“说实在的,我没有机会体验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过呢,我曾经看过不少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感触很深,你们想听我讲个故事吗?”

小约翰的父亲对小约翰的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很是恼火。

这天,他把小约翰叫过来,对他说:“你怎么就不知道好好学习呢?你真不知害臊,人家华盛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小约翰打断父亲的话,说:“爸爸,华盛顿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是美国总统了。”

阿陶和依依听到这里就笑了。依依说:“这样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在阿陶身上呢。”

我说,还有一个也是关于总统的故事。

哈里·S·杜鲁门,在他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到他的家乡采访他的母亲。

记者首先称赞道:“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同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

“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这次阿陶不笑了,陷入了沉思。我说:“你们想到了什么?”

阿陶的感悟

阿陶说:“两个故事都与总统有关,前者没有把总统当成平民百姓看待,所以得到了儿子的反诘,后者母亲把总统与另一个儿子平等看待,我觉得杜鲁门的母亲真的很了不起。”

我说:“是这样,这就是一个教育方法的问题,教育孩子不能凭着一时的意气,要方法得当,说话的措辞也要讲究,否则不但无法说服孩子,而且还会被孩子弄得很尴尬。杜鲁门的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就知道欣赏孩子,他能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喜好,赏识和鼓励自己的孩子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所谓因材施教,因需施教,这才是父母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啊。”

依依说:“听听人家小黑师傅说的吧,赏识,懂吗?我看你以后也要多看点这方面的书了,什么‘棍棒底下出孝子,娇生惯养无义郎’,那些观念都太老土了,知道吗?”

我说:“依依大姐啊,话不是这么说,一味的娇惯和纵容,或者说赏识不当,也是非常有害的。我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

一个孩子进幼儿园的时候,他的妈妈把他揽在怀里,对他说:“那儿有很多小朋友和玩具,不要哭,妈妈会早早来接你。”

这个孩子上小学了。在校门口,他的妈妈经常摸着他的头对他说:“不是幼儿园了,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争取做个好学生。”

等孩子上了高中。走出家门的时候,他的妈妈也没忘记嘱咐两句:“那个球不要再踢了。”或者说:“不要熬夜,要劳逸结合。”

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临行,他的妈妈双目忍泪,对他说:“学会照顾自己,需要什么给家写信。”

终于,在这个孩子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妈妈对着他的背影,又说:“不是在父母身边了,性子要收一收,和同事处好关系,好好工作。”

总之,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妈妈一直在用一种近乎于临渴掘井式的忠告和娇惯规范纵容着孩子的行为。他的妈妈认为她应该这样做,认为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和爱。

终于有一天这个孩子完全辜负了妈妈的期望,一事无成,做了和尚,这个孩子就是我。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也像我一样当个小和尚,你就盲目地赏识如何?

呵呵,和依依大姐开玩笑了。

轻轻地告诉你

我接着说:“然而,世界上就有那么一位母亲不这么做,她从孩子懂事起就告诉他:你要坚强,坚强得足以认识自己的弱点;你要勇敢,勇敢得足以面对恐惧。你要堂堂正正,在遇到挫折时能够昂首而不卑躬屈膝;你要能面对掌声,在胜利时能够谦逊而不趾高气扬。她告诉他:真正的伟人直率真诚,真正的贤人虚怀若谷,真正的强者温文尔雅。并且她和他一起向上帝祷告:请赐予他足够的幽默感,让他尽可能庄重而不盛气凌人,让他在拥有未来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过去。这位母亲就是林肯的继母——萨利·布什。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大家都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领袖或总统,但我们是不是想过在用戒律式的言语忠告自己的孩子,以及娇生惯养纵容自己的孩子时,还有一种更健康的教育方式,就是用勇气和坚强铸造孩子的心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