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电话的流浪汉

禅来烦去 作者:雷黑子


3 打电话的流浪汉

小炎的烦恼

小炎非常绝望,因为他开着别人的车回老家,和人撞了车,恰巧别人的车保险刚刚过期两天,还没有来得及续保,这一下把他和小薇辛辛苦苦攒的买房子的钱,全给了人家还不够,还要借。他说:“小黑师傅,我真的想一死了之,觉得生活没有了奔头,没有了希望,老天为什么对我这样的不公平呢?”

小黑的故事

我说:“小炎啊,你爸爸妈妈知道这件事情吗?”

小炎说:“不知道,是回来的路上出的事故。我爸爸妈妈偏心眼,对待我们兄弟不公平,总是嫌我没本事,要不是这样,我怎么会借车回去炫耀呢?让他们知道了不是更嫌弃我?”

“是这样啊,那我给你说一件事情,是报纸上登的,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有个叫孙秀利的人,他准备买返乡的火车票回家过年,手伸进兜里时,整个人立刻就瘫软在了地上,打工三年积攒的血汗钱不翼而飞了……

孙秀利游荡在夜晚的站前广场上,望着忙忙碌碌地赶着回家过年的人群,心里充满了绝望。那一刻他想到了死,既然不能坐车回家过年,那就卧轨得了。

当他正走向死亡之路时,广场边上IC电话亭里一个打电话的男人吸引了他。这人身上穿着一件分不清颜色、多处露着棉花的军大衣,脚边放个很小的破破烂烂的行李卷。孙秀利想:看来此人混得还赶不上自己,自己虽然兜里空空,衣着还光鲜。

那人侧着脸,低着头,在寒风中正兴高采烈地对着话筒讲着什么,间或还挥着手做些情不自禁的欢乐动作。一个小时过去了,他仍没有要放下电话的意思。孙秀利有些羡慕地想像着电话那头的白发苍苍的老母、倚门相望的妻子、活泼可爱的儿子,不由得就有了要哭的感觉,也有了要分享他的幸福的冲动,抬脚就向他那边走过去。

孙秀利的脚步声惊动了打电话的男人,他惊恐地转过脸来。孙秀利看到了一张苍白、枯瘦、胡子拉碴还有几处结着血痂的脸,那双眼睛躲躲闪闪地有些惊恐地望着他。后来,那人见孙秀利没有恶意,就龇龇牙,抖动着冻得发紫的嘴唇,对着电话说了一句:“放心吧,我很好!”说完,他挂了电话,捡起地上的行李卷,嘻嘻地笑着走了。原来孙秀利遇到了一个流浪街头、无家可归的人,那他又是给谁打电话呢?

孙秀利好奇地凑近电话亭一看,他的眼泪刷地就流下来了……原来电话上并没有插IC卡,那人竟然在冰天雪地里自言自语了一个多小时!

十年过去了,孙秀利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可他知道,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他正延续着的生命,都是那个流浪汉赐予的。

小炎的感悟

小炎说:“小黑师傅,你的意思是让我在绝望之时,不妨看看他人、想想他人?”

我说:“是的,小炎,在一生之中,谁都难免有绝望的时候。此时,千万要保持冷静,避免自己做傻事。不妨看看别人的生活状态,或想想自己的亲人,就会在绝望中看到希望。说不定你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他们会帮助你呢?你就没有想想,你爸爸妈妈把你养育成人,就是为了让你去死吗?你在绝望的时候,应该想想如果没有了你,你的爸爸妈妈该是如何的绝望啊!”

小炎说:“他们会吗?他们只会说‘你有点出息好不好?’对我们兄弟两个从来就不会公平对待,老天也耍我,也对我不公平。”

我说,看来我刚才的故事是白给你讲了。小炎说:“没有没有,小黑师傅,我现在不想死了,因为我知道我起码还比那个流浪汉强,我还有小薇。我只是不想告诉不公平的爸爸妈妈罢了。”

我说,那好吧,我就再给你讲个笑话听听。

在古时候的摩罗国曾经有这么一件事情。

有个人得了重病,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便将两个儿子唤到床前,谆谆告诫他们:“我死之后,你们兄弟二人一定要妥善地分配财物,可不要因此起纠纷啊!”

兄弟二人满口答应一定遵守父亲的遗嘱,在父亲死后把家财均分为两份。

可当他们二人分配财产时,哥哥却说弟弟分财不均,兄弟二人最终还是发生了争执。

这时,有位自以为很聪明的老者听说兄弟二人因分家财而起争执,便来指教他们。

他对兄弟俩说:“我教你们一个最最公平的办法,保证你们不再有意见。听我的,现在你们将所有的钱财物品都破作两份,这样就绝对平等了。”

兄弟俩一时还不太明白,老者又举例说:“比如衣裳,从中间撕开;瓶盘器物破成两半;钱币也割成两半。如此,就能做到绝对的平均分配。”

兄弟俩虽然觉得这个方法并非上策,但为了平分财物,就听从了老者的建议。结果,家中的一切物品全被破为两半,兄弟二人绝对平均地分了家产。可是,他们俩各自到手的却是一堆实实在在的破烂。

如此分家,世间少见,这就成了人们一直传说的笑话。

轻轻地告诉你

我看看小炎哭笑不得的样子,接着说:“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绝对的均等和公平,均等和公平只存在于心中。你能明白吗?比如那个打电话的流浪汉,谁又给了他公平和均等?如果一味地寻求均等和公平,最终只会搞得两败俱伤,贻笑大方。均等和公平只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凡事不斤斤计较,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特别是在亲人之间,父母、兄弟、姐妹、夫妻之间,更要互相谦让,谦让才是最好的均等和公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