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笨和尚和聪明人的学习方法

禅来烦去 作者:雷黑子


7 笨和尚和聪明人的学习方法

小楠的烦恼

这一天,寺里来了一个年轻人小楠,自称是阿甘的儿子,说是他爸爸让他来听我讲故事的,因为他的学习遇到很大的麻烦。我说:“那你为什么不找你的老师呢?”小楠说:“老师们都说我是个优秀的学生,自从那次我爸爸来你这里,回家宽容了我以后,我学习非常努力,在学校里每次考试都是前几名,所以老师推荐我去参加奥林匹克的数学竞赛,结果我考得是一塌糊涂,老师说我太固守书本了,我不信,所以我爸爸就让我来问你。”

小黑的故事

我说:“原来是这样啊,说来惭愧,我上学的时候,学习也不是太好。不过我觉得你老师说得还是对的。”

小楠说:“你怎么也这样说?难道就没有一点新鲜的说法?”

我说这样吧,我还是给你说个小故事听听。

一个年轻人从神学院完成学业后,满身傲气地回到了自己的家。

父亲对他说:“我们如何认识那不为我们所见的神?我们怎么知道神这位全能者无所不在呢?”

年轻人开始背诵经文,但是父亲却从中打断了他:“你背的东西太复杂,难道没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得到神存在的道理吗?”

“父亲,据我所知是没有的。现在我是个有文化的人,我需要从经文中找出解释神圣智慧的奥秘。”

父亲抱怨道:“你学了这几年,真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父亲将他带往厨房,在一个陶罐内注满水,撒进一点盐。

父亲要求他说:“请从水罐中取出我刚才撒下的盐。”

他找不到盐,因为盐都溶解于水中了。

父亲说:“那么,你尝尝水罐里的水,看看味道如何?”

“是咸的。”

“你再尝尝水罐深处的水?”

“同样是咸的。”

父亲说道:“你读了这么多年书,却不懂神虽不见却无所不在的道理。其实,简单地用水中的‘盐’代称神,就能说明这个道理。还是请你抛弃你的傲气,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吧。”

小楠的感悟

小楠说:“我明白了,小黑师傅,你的意思是我没有把书本的知识给溶化了,他们还是盐粒,没有活学活用。”

我说:“是这样,这就是你老师说的不可固守书本,活学活用才叫真学问。学习不能说在这里会,换个地方就不会了,一个人学的书本知识多,并不能代表他有学问。学知识贵在应用,如果不懂得怎样应用知识,等于没有学到知识。你之所以在竞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就是这个道理。”

小楠说:“那么,小黑师傅,你说怎么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我说,这个我也说不准,好像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吧?要不我再给你说个故事?小楠说好。

释迦牟尼有个叫般特的徒弟,他生性愚钝,佛祖让五百名罗汉天天轮流教他,可是般特仍然不开窍。佛祖把他叫到面前,逐字逐句地教他一首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佛祖说:“你不要认为这首偈稀疏平常,你只要认真学会这一首偈,就已经是不容易了!”于是般特翻来覆去就学这一偈,终于领悟了其中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佛祖派他去给附近的女尼讲经说法。

那些女尼早就听说这个愚笨的人了,所以心中都不服气,她们想:这样的愚笨之人也会讲经说法?虽然心里这样想,但是她们表面上仍然用应有的礼节对他。

般特惭愧而谦虚地对众僧尼说道:“我生来愚钝,在佛祖身边只学得一偈,现在给大家讲述,希望静听。”接着便念偈:“守口摄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

话音刚落,众女尼便哄笑:“居然只会一首启蒙偈,我们早就倒背如流了,还用你来讲解?”

般特不动声色,从容讲下去,说得头头是道,新意迭出。一首普通的偈,说出了无限深邃的佛理。

众女尼听得如痴如醉,不禁感叹道:“一首启蒙偈,居然可以理解到这种程度,实在是高人一等啊!”

于是对他肃然起敬。

虽然般特只学会了一首偈,可他学得精通并懂得运用,于是一偈也得道了。

轻轻地告诉你

我接着说:“学习这东西是急不来的,也不可贪多,所谓贪多嚼不烂。你可以尝试把每学到的知识,反复运用一下,彻底搞懂了会用了,再往下学,积少成多,终有所成。你要知道学习知识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精通与运用。学了再多的知识,如果没有精通或不懂运用,等于没学。般特就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好榜样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