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猫王》 八.痛苦的教训(3)

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传 作者:(美)凯瑟琳·特雷西


在尼尔安排下,孟菲斯当地一家报纸对埃尔维斯进行了采访,然而结果证明这个安排也是一次痛苦的教训。如果尼尔为人稍微精细一些,就会教埃尔维斯怎么与媒体打交道,然而他对埃尔维斯太放心了,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将带来一次灾难。

接受采访时,埃尔维斯十分紧张,他急于讨好写这个报道的记者,对每个问题都老老实实地有问必答。他还大讲特讲格拉迪丝在自己事业里扮演的角色,说她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他就是为了她才投身演唱行业的。他认为,格拉迪丝看到她的名字上了报纸以后肯定会十分高兴。

文章很快见报了,篇幅不长,但是从头到尾流露出一种嘲弄的笔调。厄尔·格林伍德还记得,在其中几个段落里,那个记者把埃尔维斯形容为“一只山里出来的野猫”,“田纳西州的龙卷风”,“孟菲斯的闪电”

以及“普雷斯利夫人的乖儿子”等等。他对埃尔维斯与格拉迪丝之间的密切关系大加奚落,暗示埃尔维斯只不过是一个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小孩,而且还含沙射影地说他很有才华,但是头脑简单。

看到这篇文章后,埃尔维斯惊呆了,深受刺激的他把抱怨的矛头转向尼尔。埃尔维斯自此对尼尔失去了信心,在自己事业陷入困境后更是如此。尼尔十分相信埃尔维斯的才华,而且一直在真心实意地帮助后者,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再加上投入时间不足(他仍然还在做着音乐主持人的工作),他时不时会好心办坏事。尼尔感觉到埃尔维斯的失望,他心里有了沉重的压力,决定干一件大事,让承载着远大抱负的车子再次行驶起来。

1955年3月,尼尔把埃尔维斯带到纽约,参加亚瑟·戈德弗雷主持的《演艺人才秀》节目的试唱。他认为,这是一条成名的捷径,可以让埃尔维斯实现在全国打开知名度的迫切愿望。尼尔利用休假时间与埃尔维斯一起驾车北上。第一眼看到纽约,埃尔维斯就感觉自己不喜欢这个地方—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而且人人都行色匆匆,与人发生身体碰撞后,他们也不管不顾,继续低头走路。

负责排练的制作助理都是些粗率无礼的人,他们说话的速度极快。埃尔维斯被弄得心慌意乱,演出的效果相当糟糕。他又一次遭到拒绝,他的信心又一次遭到打击—不过并不十分严重。他不适合纽约,因此这里的人接不接纳自己,在当时甚至在以后对于他来说都无关紧要。

埃尔维斯说:“纽约人比‘大奥普里’的那些人还要可恶。他们甚至都没让我唱完。你不禁会想,他们是不是急着要去赶饭局。我不能想象,有谁会愿意在那种地方浪费时间。”

埃尔维斯对老是在那么几家夜总会演出感到厌烦,他还担心,萨姆·菲利普斯会对自己失去兴趣。他急于为自己找到新的动力,但是为了掩饰内心的失望,他常常故意贬低演唱事业在心目中的重要性。

他曾经说道:“有时候我宁愿自己还在皇冠电器公司工作。如果不

是妈妈的缘故,我想现在就放弃唱歌,但是我不能这么做。我对妈妈透过一些口风,当时她听了后是那么沮丧和担忧—我不能让她失望。她会认为我是个懦夫。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点。”

埃尔维斯继续在夜总会、公园、各种集会以及其他一切尼尔能安排上的场合演出,尽管十分劳累,但是所得的收入还是可以让他和家人维持一种比较体面的生活。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自己的风格,埃尔维斯有了一小群追随者,并且开始认识其中一些十分热情的歌迷,不过他很少去注意男性观众。如果他曾经留心过,他很可能会在观众当中注意到一个体格魁伟的男人,用一种饶有兴趣的目光看着自己演出。

汤姆·帕克上校已经追随了埃尔维斯几个月时间,但是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位歌迷。每一次他都特地坐在夜总会一个昏暗的角落里,因为他并不想太快出手。帕克当过埃迪·阿诺德的经纪人,有一点小小的名气,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迫切希望从自己手里制作出一颗巨星,为自己在音乐史上留下永久的一笔。他强烈渴望财富和成功。

很少人知道帕克的真实底细。那些他一手带出来的新人知道,他不是什么上校,也不是出生在西弗吉尼亚州的亨廷顿;他的真实姓名不叫汤姆·帕克,他甚至都不是美国人。他很聪明,也很有野心,一直牢牢保守着自己的秘密。他一方面要逃避美国移民局的目光,另一方面要实现名利双收的梦想—对一般人来说,这两个目标似乎是相互冲突的。

1909年1月26日,帕克出生在荷兰小镇布拉达。18岁那年,他偷渡到美国,并在弗罗里达州西部港口小镇坦帕的一个乡下地方住下来。人们对他在美国的早年经历知之甚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从来没有申请过绿卡—另外,他显然还参加过美国军队。从部队退役后,他在皇家游艺场找了一份打杂的工作;后来到了20世纪40年代,他当了一名捕狗员,同时在坦帕经营着一个宠物公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