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节:小学故事(6)

纯粹的七零八零童年回忆录:绝对童年 作者:黑先生


弹珠是属于低幼游戏,毕业班里基本没有学生再热衷它了。但许多同学都希望自己拥有很多的弹珠。我就经常梦到自己在胡同的水盆里一把一把地捞到弹珠,掀开路边的砖瓦,每掀开一块就能捡到一颗弹珠,我的口袋被弹珠塞得满满的,沉甸甸的,走起来呼啦啦地响,不小心就洒落一地……

9 . 跳皮筋

打弹珠是男生的最爱,女生最喜欢的是跳皮筋。

皮筋的材质有两种:一种是白色线绳的,那绳是用来纳鞋底儿的,足够结实,只是没有弹性;一种是带松紧性的,圆形松紧绳最好,扁的次之。

皮筋绳首尾相接,玩儿的时候两人撑开,不玩儿的时候缠起来。在赵丹、张晓霞、朱小改的书包里,各有一团皮筋。课余时间内,几个女生分成两组,在操场上找一块地儿开始跳皮筋。女孩儿们玩儿得不亦乐乎,有时男生也忍不住过来凑个热闹。 跳皮筋首先要分组,一般会分两组:一组派两人撑绳,另外一组跳。如果总人数为单,就找一个最厉害的人做“王”(又叫“马车轱辘”,意思是可以连着转,一直跳不用撑绳)。由两人撑皮筋,分为双腿撑和单腿撑,跳的一组要按撑的高度不同依次过关,从脚脖子、膝盖到屁股、腰,个别游戏还要上升到胳肢窝、脖子。最先过关的那组获胜。

在跳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要求,如果该踩绳上的没踩到,该跳过时没过去,那么就要被罚下。本组若有顺利通过者,需重复再跳来“救”人。如果全组都未能通过,那就换班儿撑绳。

皮筋儿的跳法很多,我们小学流行过三四种跳法。一种叫“老式”,撑绳时分为双腿撑和单腿撑,跳绳方可单脚跳或双脚跳。要先踩在近处的一根绳子上,然后跳进中间,再踏上另外一边的那根绳子上,不能踩到两根线。然后跳出来转身,再跳起时要用脚尖钩着近身处的绳儿,跳过另外那条绳,钩出花再跳出来,这就算过关了。还有一种跳法叫“新式”,前三步和“老式”不同,要求先跳到中间,第二步需要两只脚跳到绳的两边,再跳回中间,双脚跳到一边,钩,最后跳出来。还有一种跳法需要女生边跳边唱:“一四六,二五七,一八一九一十一”。

10 . 对拐和掏花腿

在操场上经常能看到这些画面:男生单脚独立,搬着另一只脚,跳跃着用膝盖顶撞对方。女生围成一个圈,也是单脚独立,另外一条腿在身后钩在一起,拍手唱歌,边跳边转。

男生玩儿的叫“对拐”,方言叫法更形象——“叨鸡”。这个游戏强调攻击性,无论是两人对打,还是两军乱战,一定要将对方撞得双脚着地。鹏举是对拐的不败将军。我、志强和志刚三人联合都不是他的对手。鹏举像一个微型的坦克,几下就能把我的小膝盖掀到空中。

女孩子玩儿的是“对拐”的优雅改良版,名字可以叫做“掏花腿”。她们常分组比赛,北二街的朱小改、朱习芳、朱安利为固定的“朱家三姐妹组合”,南二街的韩品、赵丹、赵娜、赵菲常常一起。最少三个人一组,每个人都用同一侧的腿。第一个人抬起小腿,第二个把小腿搭上去,第三个人把小腿搭在第二个人的小腿上,第一个人再把小腿搭在第三人的小腿上,这样就编成一个花篮。单脚站稳后,一起喊一二三,开始拍手唱歌,跳跃着转动,坚持时间久的那一组获胜。

11 . 体育课游戏

上面几个游戏都是流传多年的民间游戏,并没有写进体育老师的教材书。但自从小麦当了体育老师后,他冒充学术派,喜欢看书授课,除了教我们学做广播体操,还带来了丢手绢、猫捉老鼠、贴烧饼等普及性很强的游戏。当然也保留了一些地方特色的游戏,如“机器灵,砍大刀”。

“丢手绢”喜闻乐见,每个小孩儿都会唱《丢手绢》:“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

“猫捉老鼠”比“丢手绢”更好玩儿。同样是一群孩子围坐成圈,几个人扮演小老鼠在圈里活动,要伺机跑出来觅食,转一圈再溜回圈内。几只猫在圈外转悠,随时准备捉拿出圈的老鼠。这和警察抓小偷类似,喜欢做警察的同学,如鹏举和昌盛就选择扮演猫,而我们小个子队员更喜欢做老鼠,哧溜一圈,哧溜又一圈,惊险刺激,站在圈里挑衅,跑到圈外慌张。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