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白虫(2)

白虫之穴 作者:(爱尔兰)布莱姆·斯托克


两位老人再次意味深长地对望了一眼。为免亚当的情绪有变,纳撒尼尔爵士又急急说道:

“我没有把麦西亚所有的传说告诉你,那是因为,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周围的情况。就从狄安娜小树林开始吧。历史上记载的它的起源有好几个版本,各有各的理。德鲁伊特和罗马时期的详细情况已经无迹可寻了,但不用担心,我觉得盎格鲁和撒克逊时期的记载就足够我们研究的了。除狄安娜小树林之外,这个特殊的地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应该是起源于罗马,要不就是希腊。那个名字比狄安娜小树林更富有冒险性和浪漫色彩。用麦西亚的话来说就叫‘白虫之穴’。这我得先解释一下:

  “在语言发展的初期,‘虫’这个词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的不太一样。它是盎格鲁-撒克逊语‘wyrm’的变体,意思是指龙或蛇;还有哥特语‘waurms’,指大蛇;以及冰岛语‘ormur’和德语‘wurm’。由此我们得知,这个词最初传达的便是体积和力量,而不是现在形容的‘小’。此处有一些历史传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众所周知的两个分别是兰卜登宫堡的‘虫井’,还有班波拉夫附近的‘斯宾多斯登·休夫的蠕虫’。这两个传说中的‘虫’都是指的体形庞大而力量惊人的怪兽——一条真真切切的龙或大蛇。你看一眼地质图就会知道,早年这个地方是有这样的怪兽存在。英国早期是一片蕴涵着丰富水资源的宽广平原。溪流深而不湍急,还有许多深不可测的洞穴,任何史前的怪兽都能在那里找到合适的落脚地。从我们的窗边看出去,仍然能看到那些足有一百多英尺深的泥洞。谁知道这泥浆里的怪兽时代什么时候是个尽头?那里面的条件一定更适合它们居住。这种东西在我们这个世纪初期应该也还能寻到踪迹。不,即使是今天,这样的庞然大物仍然存在——它们在时代的变迁中幸存了下来,那些特殊材质做成的洞穴将它们保护得很好。我记得我在印度见过一位以狩猎技术闻名全国的人,他告诉我他这辈子见过的最离奇的事,就是在印度北方邦境内的喜马拉雅山麓高原沼泽里看到了一条巨蟒。那次他本来是去打老虎,在穿越一条峡谷时,他的大象尖叫了起来。顺着象轿,他看到坐骑脚下正从丛林里爬出来的大蛇。‘我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蛇,’他说,‘至少有八十到一百英尺那么长。躯体差不多有四五十英尺宽,它爬过的地方土地都陷了下去,几乎可以埋进一个人的身体。我想你知道当你在追捕老虎时,最好不要分心再去射杀其他东西,因为你的性命可能就压在这上面。我本来可以轻易解决掉那头怪兽,但我却退缩了——让我后悔莫及的是,我放它走了。’”

“试想要是我们国家有一条这样的怪兽,那么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那些‘虫’,它们可能从欧洲河口的沼泽地里钻了过来。”

“我完全相信,先生,像您说的,我们这儿可能也会存在这样的怪兽。”亚当答道, “而且,要是确有此事的话,这里的确是最适合它们的地方。当您把周围的轮廓指给我看时我就在考虑这个问题。但我还有些想不明白的地方。操作起来没有难度吗?”

“你是指什么?”

“您看,我们的老古董怪兽身躯一定很沉,而且它还得穿越这么漫长的路途,克服无数艰险的旅途。从我们现在坐的地方到泥洞那边至少有几百英尺之遥——还不计侧面的距离。那么这儿可能有供怪兽上下的路,而又不会被人们发现么?当然我们有这样的传说;可是科学的研究探测是要讲实实在在的证据的!”

“亲爱的亚当,你说的都没错,要开始我们的调查研究,首先我们就得按着你的推理走。可是,我亲爱的孩子,你得记住,这些都是几千年前发生的事了。你还要记得,我们能够参考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并且引起我们关注的那些地方是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没有任何人烟。这样广阔的荒野,一定也有着许多阻碍人类进驻的东西。这种怪兽的巢穴不可能影响我们几百年——或者几千年。而且,这些生物肯定占据着我们人类无法碰触的领地。想在一百多英尺深的泥洞里找到安居之地的大蛇,必然会去郊外那些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巨大沼泽地,就算地球上还有这样的地方,那也是屈指可数的。反正在我看来是没有这个可能。那种天时地利的条件只存在于世界成形的初期,那时候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还普遍存在,只有这样的庞然大物可能幸存。从地质学来看,这样的时代是存在的,但也只有那个时代;我们再追查不到任何证据。这种东西我们只能凭想象或猜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